2008年9月10日
星期

格鲁吉亚危机远未结束 地缘政治格局更待澄清

本报驻外高加索记者 佟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0    [打印] [关闭]
    格鲁吉亚局势由长年的紧张、一年多的危机而终于在一个月前滑向冲突与战争。虽然枪炮声一个星期内就基本停息了,但由此而引发的当地、周边乃至全球性的政治经济震荡仍在轰然回响,甚至有继续放大之势。

    格鲁吉亚局势发展到今天,还根本看不到危机结束的迹象。没有人能说清楚,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问题从“被冻结状态”解冻,并再度演化为危机,是改变地区格局的一种必然,还是会动摇国际秩序进而导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不过,从这一事件在里海——南高加索——黑海沿线引发的一连串振动中,或许可以看出端倪。

    动荡基因不是仅存于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危机直接源自科索沃问题,但多米诺效应却仅停留在猜想层面。对于此前同样陷入死胡同的多项“被冻结问题”(如纳卡冲突),有关各方的表态极为谨慎。

    掂量得出格鲁吉亚冲突分量的人,现在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近在咫尺的纳卡冲突:同样是在这个具多种战略意义的地带,同样是背景复杂而绵延多年,同样是原苏联的一部分,同样是民族、宗教、领土问题纠结其中,同样是能源产地兼通道,同样是历史上和目前都处于几大政治板块不断冲撞挤压争夺之中。

    现在,关于纳卡冲突,阿塞拜疆方面除重申其领土完整应当恢复之外,总统阿利耶夫在任内4年来首次没有使用“阿塞拜疆可以武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字眼。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在接见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外长时也明确表示,武力方式是没有前景的,“南奥事件将让那些存有这种幻想的人清醒一下”。他甚至警告说,违背南高加索地区人民的意志,试图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将导致“严重的军事和地缘政治后果”。

    分析人士指出,阿、亚两方的立场实际上决定于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作为解决纳卡问题的两大关键外部力量,俄、美的立场是一致的。在走出格鲁吉亚危机之前,双方不希望看到纳卡问题发生任何重大变故,并试图借机摆脱调解这一问题的“死胡同”。纳卡问题与格鲁吉亚危机的区别在于,恢复武力解决方式是两个大国不能接受的,也是任何一方无法完全控制的。

    美国副总统切尼日前在访问阿塞拜疆期间表示,美“坚决支持阿塞拜疆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调解纳卡冲突只能通过基于国际法之上的谈判方式”。

    俄方也已表示,他们没有看到在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任何可比性。

    格鲁吉亚危机和纳卡问题均关系到俄、美两方对黑海-里海地区的主导权,而双方至少在目前都在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被动、尴尬局面。

    勾画黑海地缘政治版图的绝非只是两只手

    黑海这些天来当然更引人瞩目。

    格鲁吉亚危机之际,北约军舰涌入黑海,大有将其变为“美国内海”的意思。在乌克兰对俄黑海舰队威胁失效后,土耳其的作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格俄冲突前共向格鲁吉亚提供了4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3艘快艇和按照北约标准修复格境内的马尔内乌里军用机场。

    但与此同时,土俄关系也因格鲁吉亚危机而空前热络起来。

    俄格战事尚未结束时,土总理埃尔多安就曾提出建立“高加索联盟”的倡议,目的是联合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等国,重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在这个所谓高加索稳定与合作的平台上,竟出人意料地排除了美国和欧盟。

    分析人士指出,土耳其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早在几年前就对美国试图进入黑海的理由感到不安。

    黑海一直是土耳其和俄罗斯共同维护的势力范围,甚至在冷战高峰时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随着北约东扩进程的推进,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黑海沿岸国家相继加入该组织,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也加速向北约靠近,土俄共管的格局遭到挑战,俄罗斯对此可能产生的反应让土耳其深感不安。

    在土耳其看来,如果俄罗斯发怒,那么与之打交道的“不可能是美国,而只能是我们”。因此,对自身利益及其在黑海地位的关注,被认为是土耳其提出五方倡议的一个主要原因。

    9月6日,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两国元首在隔绝73年后相聚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这一大胆举措不仅增加了土耳其在解决格鲁吉亚危机问题上的砝码,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得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巩固了其在黑海-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

    不过,巴库的政治家鲁斯塔姆·马梅多夫认为,这一情形让人想起了上世纪20年代俄土曾签署的划分势力范围的条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被迫在俄土各自的庇护下依附于该条约。

    如今,北约军舰云集黑海,俄罗斯黑海舰队严阵以待。这一“和平之海”不再平静。对于“美国是否会借格鲁吉亚危机而再度上演驻军中亚的老把戏”这样的猜想,俄罗斯与委内瑞拉拟定于11月中旬举行的联合军演似乎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问题的部分回答。

    战略能源线路的走向不是大国就能定的

    8月25日至26日,曾一度关闭的巴杰管线恢复运营。在南奥塞梯冲突发生前有报道称,巴杰管线土耳其境内的一段曾发生爆炸。此间另有传闻称,阿塞拜疆国际运营公司(AIOC)曾被迫中止向管线注油。

    受格鲁吉亚危机秧及,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均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据阿塞拜疆石油研究中心主任伊利汉姆·沙班评估,阿石油出口的总体损失至少为1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俄借此在事实上控制了阿石油出口到世界市场的所有基础设施。

    巴杰管线对欧美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但在地区危机面前,其安全性却显得十分脆弱。随着上游阿塞拜疆与西方石油公司的利润分成逐渐向阿倾斜,阿国内要求增加安全保障投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俄格战事期间,伊朗向阿塞拜疆提出了经过伊朗领土、绕道波斯湾出口石油的建议。但沙班指出,如果阿采纳这一建议,那么在参考运输线路和油品质量差异等因素后,阿实际损失将达6000万美元,同时当然会面临美国制裁的风险。因此,这一建议不过是试探各方反应的“诱饵”。

    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不会完全破裂的预期下,巴杰管线面临的安全威胁还不至于迫使西方作出改道的决定。但格鲁吉亚危机对纳布科项目的影响,却真是让美国感到坐立不安。

    9月3日至5日,美国副总统切尼接连造访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对反俄立场坚定的乌、格两国来说,切尼的安抚与打气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分析人士指出,切尼此行的战略重心应是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是欧洲两大能源输送替代线路的起点,但阿塞拜疆在格俄战事期间对同为古阿姆成员的格鲁吉亚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却向俄罗斯释放出足够的“善意”。而且,早在南奥塞梯事变前,俄已先手控制了纳布科项目上游和下游的天然气合作伙伴。阿塞拜疆在纳卡问题上没有得到美国任何实质性帮助,而萨卡什维利的军事冒险又给阿塞拜疆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对巴库来说,拒绝切尼关于修建替代能源线路的建议,当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本报第比利斯(格鲁吉亚)9月9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