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
星期
从为己维权到帮助他人——
一个父亲的心路历程

“你做的事情是为了整个社会”

实习生 彭洁云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2    [打印] [关闭]

    “要让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在门诊已经打了两天针了,都好好的,为什么到了住院部就要改切静脉了?”6月10日,孔德虎带着1岁的女儿去上海某儿科医院看病时,生了一肚子闷气。他不明白,女儿只是尿路感染,在门诊打了两天点滴,都没问题,而转到住院部后,4个护士按着女儿打针,用了30分钟,始终没把针头插进去,弄得女儿手上、头上扎了好多针孔,头上还在冒血。最后,居然还被告知要改切静脉。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护士长的态度极其恶劣,说如果不同意切静脉,就必须转院。

    这个在北方长大的耿直硬汉,难以容忍这样的冷漠,直奔医务科要去投诉,却空无一人。找到医院的行政总值班,得到的答复是:不懂医,没法处理。一气之下,他带着女儿出院了。虽然女儿并没因此有什么大碍,但那次不愉快的看病经历,让他心里一直难以平复。

    回家后,孔德虎就开始在电脑上查找这家医院的资料,无意中搜索到了一篇天涯社区里的帖子,名为《生命脆弱,莫让悲剧重演》,帖子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崔红喜写的,讲述了他7岁的女儿在某医院因救治不当死亡的全过程。孔德虎说,看完以后,他的感受只可以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震撼”。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孔德虎经常上网浏览各大论坛的帖子,他觉得这篇帖子能有33万多次的点击量和9000多条评论,是因为崔红喜的文字比较客观,不偏激。在那篇文章里,不仅有事实叙述,在文末还提到了一个新成立的公益网站:中国医疗事故网。在这个网站上,孔德虎读到很多医疗事故的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受害者家属的自述。通过这些帖子,他不仅了解了自己周边各家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还知道了如何应对医疗纠纷,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受这些帖子和评论的感染,他也把自己带女儿看病的经历写了出来,还加入了该网站的志愿者联盟。在个人资料表的身份一栏,他标注的是“社会热心人士”,上网看更新的文章,并作出评论,成了孔德虎每天都要做的事。

    他还发帖建议网管在网站上建立一个医院民意调查的评分机制,把各医院科室都列出来,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差、极差等几个级别。这样通过统计的数据,外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医院科室的好坏了,虽也有人表示赞成,但目前还没有被采纳实施。

    “作为普通百姓,在医患关系中,我们处于弱势,而这个网站让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孔德虎觉得,这是自己一直关注这个网站最重要的原因。

    一些患者家属的情绪需要疏导

    对于孔德虎建立网上评分机制的想法,崔红喜考虑到不久前发生的“封站”风波,还是决定暂时搁置。

    崔红喜是中国医疗事故网的创始人之一。2007年8月痛失爱女后,他接触到不少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家属。让他惊讶的是,大多数家属抱的态度是:社会给我一片阳光,我会乐观地走下去;社会给我一片黑暗,那我就会惊天动地。对于这种极端的想法,他觉得非常有必要通过一种渠道,来进行帮助和疏导。

    建网站的构想得到了一些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其中有人对崔红喜说:“小崔,我支持的不是你个人。如果是你个人,我们可能给你一些安慰,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就结束了。因为你做的事情是为了整个社会。”

    在众人的努力下,中国医疗事故网于2007年9月20日正式开通,网站的标示图案十分醒目而富有寓意,在红十字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网站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板块,为“生命脆弱,莫让悲剧重演”万人签名活动,崔红喜等人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呼声,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对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成立“患者权益日”。

    让崔红喜欣喜的是,在网站刚开通的20多天里,就征集到6000多人的签名。但在今年年初,因为有太多的人签名,网站突然被关了。崔红喜告诉记者,虽然多次与主管部门协商,网站在两周后改版重开了,但之前几个月的资料全都丢失了,还有帖子和评论,也都没有被保存下来。

    崔红喜介绍,改版始终以“平台”为中心,便于大家沟通和资料查找,也便于回帖管理。“试运行时我们会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意见反馈给网站技术支持”。

    崔红喜在网站的网名是“爱心传递”,几乎每天都会在网站上转载一些医疗事故新闻,也会发起如“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及家属该怎么办”的专题讨论,虽然得到的反响并不算热烈,有时甚至会有谩骂和攻击。

    崔红喜告诉记者,现在网站每天访问量有数百人,点击量最高时有2000多次。网站的常客,除了患者和家属占大多数外,还有很多法律界人士。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社会良知的普照”

    在网站首页上,记者发现了两个QQ群。经过批准入群后,其中一个叫“YILIAO纠纷”的群里已加入了近100人。据崔红喜介绍,这其中除了受害者的家属,还有律师、医务人员和其他热心人士。

    记者了解到,这个群在网站建立之前就有了,很多人都是来咨询医疗事故相关问题的。

    中国医疗事故网成立后,崔红喜也曾打算成立一个这样的QQ群,但后来搜到这个已经存在的QQ群,而且具有一定人气,他也就加入其中。

    这个群的群主是一位在南京读书的大学生,因受虚假广告欺骗,做了眼睛手术,结果视力受到了严重伤害,一只眼睛的视力几乎没有了,后来做了角膜移植,但恢复得并不太好。崔红喜说,群主自己本身就是学法律专业的,但也很难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群里每当有新人加入,崔红喜就会发言说“欢迎新来的朋友”,大多数人则选择了默不作声。而当有人在群里求助,提供详细病历的时候,群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出点子,传授经验。崔红喜告诉记者,现在帮忙解答不仅仅是医生和律师,群里还有许多受害者家属也能帮上很大忙。

    他们都是“边走边学”,一边打官司,一边学习相关的知识。东北一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出事后,家属对呼吸机的使用了如指掌,哪章哪节都能倒背如流。温州一患者家属,开庭都不需要律师,他说:病历和相关的法律我早已熟记心中,带张嘴过去就行了。而崔红喜自己,也因为孩子的事翻阅的医疗书籍不少于 100册。

    在群公告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每隔两周的周五晚上7时到9时,都要召开群例会。据崔红喜介绍,主要是对一些案例的讨论,各自情况相互通报交流。“但人员来来往往,一直不太稳定,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

    “我们体会到,医疗事故对于每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伤痛。如果这些家庭能及时得到社会的援助,多一些医疗知识与法律方面的指点,多一些沟通的渠道,可能会使他们在悲痛的时候能保持理智,绝望的时候能感受到社会良知的普照。”崔红喜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QQ群,加入志愿者联盟。

    这几个月,也有人联系过崔红喜,想把网站做成营利性质,被他一口回绝了,“我们从开始就抱着一个宗旨,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公益性网站!”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