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
星期
“精确打击”+“海量搜索” 外企“人才收割机”隆隆布阵

“抢人行动”加剧我国高科技精英流失

王小威 本报记者 崔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2    [打印] [关闭]
    金秋又至,各大企业已纷纷进入高校,提前开始“抢人行动”。一些企业招聘部门的人员明显感到,中国企业的人才竞争对手不仅是跨国企业的中国分公司,更强大的压力则来自于美国的另一波“抢人行动”。

    据最近一份《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名校高才生赶美情节愈演愈烈,清华、北大也被美国媒体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科协2008年5月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披露,1985年以来中国的留学人才50%选择了赴美留学,这一趋势在近10年来愈演愈烈,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有80%去了美国;而在北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76%。

    被誉为“小诺贝尔奖”的“西屋奖”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高科技类比赛,自1942年创立以来,几乎成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发掘和培养高科人才的专有管道,将“西屋奖”称为“人才收割机”毫不为过。在美国,几乎所有具有科技创造潜力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会报名参加这一比赛,除了丰厚奖金的诱惑外,进入全球顶尖名校、西屋电气或英特尔公司便是他们的目标。因此,在中国学生中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想要进入全球顶尖名校、留美发展,参加“西屋奖”比赛并取得好名次成为捷径。

    包括微软、思科、谷歌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均效仿“西屋奖”,在中国创办了类似的奖项,试图建立自己的“人才收割机”,将更多的中国高科技人才纳入旗下。

    “国际企业在中国收割人才通常是‘精确打击’和‘海量搜索’相结合,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面对学生群体的各种‘科技大赛’。”有关人力资源专家说。

    目前,以面向高校为主、参赛者能达到上万数量级的科技比赛,基本上均由海外公司唱主角,例如在全球范围举行、参赛者达到两万人的“Google全球编程挑战赛”,有50%的参赛者都来自中国大陆。

    据了解,国际企业“竞赛”包装都异常华美,从1948年的美国“西屋奖”,到英特尔ISEF国际科技大赛,再到微软、谷歌、思科等国际巨头近10年在中国举行的各种比赛。其获奖者个人回报都非常丰厚:巨额奖金、出国参观和夏令营、留学资助直到进入企业工作的绿色通道。

    “中国还缺乏自己的‘西屋奖’、缺乏自己的ISEF。”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2.53亿。然而,软件人才缺失之痛,却让中国的IT企业感触尤甚。像百度这样快速发展的本土IT企业,往往为吸收不到高技术人才而头痛。

    如何通过自己的平台吸收高科技软件人才?应运而生的“百度之星”,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举办4届,成为国内互联网界规模最大的程序设计比赛。“百度之星”每年吸引数万程序设计高手和IT专业人才参与,优胜者大都进入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以及百度等中国IT企业,这项赛事成为中国培养和选拔IT高科人才的重要平台。赛事的主办方百度成为最大受益者。来自百度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度之星”举办4年来,有42%的参赛者在就业时选择了加盟百度。但在百度首席科学家威廉·张看来,“百度之星”目前取得的成绩,离他梦想的“中国的‘西屋奖’”还有一段距离。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