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希望之家走出一批残奥明星
9月13日,中国队选手冯攀峰在比赛中回球。 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摄 |
刚刚夺得男子轮椅乒乓球3级冠军的冯攀峰,今天下午又和队友一起在团体赛中力克卫冕冠军韩国队,向着自己的第二枚奥运金牌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对于冯攀峰来说,自己今天的成绩都离不开给他留下了难忘回忆的“希望之家”。
1989年夏天,一场特大洪灾侵袭鲁南苏北一带,这场灾难不仅令当地经济损失惨重,更引发了当地的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情。1992年江苏省相关医疗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邳州被确诊的患儿有597例,均为1岁~3岁的儿童。这些患儿都落下残疾,其中双下肢瘫痪的296人。
冯攀峰就是不幸染病的患儿之一。
1995年,当地卫生局退休干部张辅世经过多方争取,从挪威政府获得了专项援助资金,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所面向小儿麻痹症患病儿童的救助机构——邳州“希望之家”诞生了。
就在这一年,冯攀峰与在本届残奥会夺金的刘静、李倩、周影等队友一道开始在“希望之家”生活、学习和接受康复治疗。
“一开始,乒乓球只是作为一种康复手段,至于我们的学生能参加比赛获得冠军,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觉得那是太遥远的梦。”“希望之家”的乒乓球教练衡新今天向记者表示。
此前一直是在健全幼儿乒乓球队当教练的衡新,从2000年开始在“希望之家”带乒乓球课,他最初是让孩子们凭兴趣自愿报名,结果报名的人并不是很多。衡新从其中挑选了9个孩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准备2001年的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会。
“每天只练1个小时,第一关就是要保持和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衡新介绍说,“当时孩子们的年龄都在十一二岁左右,早就过了乒乓球启蒙教育的最佳年龄,因此,必须要摸索一套适合培养残疾乒乓球运动员的新路子。”
衡新表示:“尽管感觉要培养出成功的残疾运动员可能非常困难,但我们还是决定试一试,至少不要让这些孩子对乒乓球的热情白费。”
当时,国内还没有哪个单位一次培养过那么多的残疾少儿乒乓球选手,“希望之家”在起步阶段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是社会的偏见。那时我都不敢告诉亲友,我是在培养残疾少儿运动员;第二是怎样恢复残疾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们虽然对打乒乓球有兴趣,但在学习技术动作遇到挫折时,比较容易自卑和泄气。”
衡新一面针对残疾程度不同的孩子实行不同的指导方法,比如残疾程度重的孩子只学习简单的技术动作;残疾程度轻的孩子可以多学习一些削、旋等技术动作。另一方面,他动员了一些自己曾带过的健全小朋友来当陪练,与健全小朋友打得旗鼓相当,甚至能够获胜,这将极大地激发残疾少儿选手的自信心。
到2003年,“希望之家”的几名青少年乒乓球选手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中国残疾人运动国家队把这几名队员都招至麾下,同时,衡新开始在“希望之家”进行第二批队员的选拔工作,这一次,报名的学生非常踊跃,而且更多的孩子都已在业余时间打起了乒乓球。
由于选材面扩大了许多,衡新这一次选拔队员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他随即又带了9名队员加入国家队,高峰时期,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中超过一半的队员都出自“希望之家”。
随着越来越多出自“希望之家”的孩子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佳绩,“希望之家”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本届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已夺得8枚金牌,其中有4枚是由来自“希望之家”的选手贡献的。“希望之家”的成功经验还引起了其他省市的注意,更多有体育兴趣和天赋的残疾人少儿正在被发掘出来。
在衡新看来,打乒乓球的确为“希望之家”的残疾孩子拓宽了成才之路,而他本人摸索出的一套残疾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方法,也将为中国残疾青少年从事体育运动提供可循之道。最重要的是,“希望之家”在培养残疾乒乓球运动员上的成功,是残疾人可以实现任何理想的最好证明。实际上,随着像冯攀峰这样当年被救助的患儿已经成年,“希望之家”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冯攀峰看到,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找到自己人生价值的校友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在学校毕业后有了工作或进入大学,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像在体育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残疾运动员一样自信、勇敢、积极。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