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惦记着黄金周的那点利润
当初设立黄金周,是把它作为“假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把大家都“赶”出家门来刺激消费。但随后我们就发现,被刺激起来的不仅是消费,还有些其他东西被一道“刺激”了——一到黄金周,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就人满为患,火车上能挤死人,本来可以打折的机票恨不得翻倍涨价,人们在旅行中根本体味不到休闲,反而是找罪受。除了旅行社外,只要是一个有点公平心的人,都会认识到黄金周的弊端,而黄金周与小长假长短结合,后者又都是民俗节日,既能让绝大多数人获得休闲,又能增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其好处已无需重复。
今年元旦小长假过后,我们就不停在媒体上看到有关五一黄金周的“悼念”文章。这不,中秋刚过,就又有记者从广东三大旅行社获悉,4个小黄金周出游总数只抵五一长假的八成,营业总额也只相当于去年五一的七成(9月16日《广州日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新的假期改革很失败,小长假远不如黄金周来得痛快而实惠!
看完这样的报道,我很想写封“读者来信”。就算报道提供的数据是真实的,可在你“关爱”旅游机构的同时,怎么也不去问问普通市民呢?事实上,别看每年黄金周景区人满为患,但对于很多无力也无心旅行的人,他们常常被长达7天的假期弄得无所适从,除了喝酒打牌,就是拿个遥控器在电视机前乱换频道。
要我说,类似上述这样的黄金周“悼念”文章或报道,其实都不只是片面的问题,更是一种经济上的短视和文化上的斜视。国家设立假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让公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舒缓压力,松弛神经,并获得适当的休闲机会,至于经济,只是其附带的“副业”。从这个角度出发,“假日经济”这个提法未必妥当。更何况,从另一角度来看,4个小长假不敌一个黄金周,恐怕也并非全是小长假的错,或许跟旅游机构没能及时转换经营思路、推出更合适的旅游产品有一定关系。
当然,现在的假期改革并非尽善尽美,但两者相较取其轻,4个小长假时间虽短,但能让人们获得更频繁的休闲机会,总比憋了半年跟发泄似的报复性地猛玩一把要强。然而,现在还有专家建议要把十一黄金周也拿掉,这未免过犹不及,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在此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