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7日
星期

用身躯围起片片美丽森林

——记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
本报记者 潘婷 特约记者 史照栋 通讯员 吴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7    [打印] [关闭]
    在美丽的大兴安岭的莽莽森林中,常年活跃着一群身穿橘红色防火服的汉子。他们,守护着京津唐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呵护着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滋养地。他们,在火灾发生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一次次同火魔的战斗中愈战愈勇。他们,就是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的官兵。

    该部队组建56年来,成功扑灭上千场森林大火,成为一支身经千战、善打大仗的雄师劲旅。

    奥运期间数斗火魔

    火场上空升腾起很多像蘑菇云一样的烟柱,隐约可以听到烈火“噼啪”的燃烧声,黑色烟尘笼罩四野,火龙狂奔,一棵棵燃烧着的参天大树通体发红,喷溅着火星。

    火光前,一群身穿橘红色防火服的官兵正与大火相搏,灭火机的怒吼逐渐压住了火焰的咆啸。

    这是今年奥运会期间,官兵们在大兴安岭林区扑救的十余起火灾中的一幕。

    今年3月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遭遇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干旱气候,导致林区异常干旱,森林火险等级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等级。

    3月4日,大杨树林区发生大兴安岭林区今年以来的第一场火灾,比往年提前了45天。随即,森林火情频发,官兵们连续扑灭30余起森林火警,创造了“多点起火、多个单位同时作战,发生小火未酿成大灾”的灭火作战奇迹。

    仅在奥运会期间,该部就扑灭大小火灾十余起,为平安奥运作出了重要贡献。

    勇气和坚持决定成败

    2002年7月28日,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夏季森林特大火灾。在那次战斗中,支队官兵连续作战近1个月,先后转战25个火场,创造了在气候条件极为不利、地形地貌十分复杂、运送给养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人力扑灭大范围雷击火的奇迹。

    去年8月2日至10月7日,在扑灭大兴安岭图里河、克一河、毕拉河等地相继发生的森林大火战斗中,由于极度疲劳,63名官兵累倒在火线上,他们爬起来后仍继续战斗。

    正值酷暑,正午时分,火线上温度高达50摄氏度左右,官兵们渴了只能舔湿土里挤出的泥水解渴。班长田旭峰在激流河歼灭战中左脚掌被树桩扎穿,但他仍坚持奋战了5天,后被强行送出火场治疗。指导员郭军辉眼睛近视达600度,在火场连续奋战18天,隐形眼镜无法清洗,仍然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支队长韩亚民刚刚做完鼻炎手术,立即拔下针头,带领部队奋战15个昼夜,7天7夜没有躺着睡过觉。政委张福彦上任刚满3个月,带领部队在火场一线奋战了60天。

    队伍组建以来,支队官兵们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由于火场情况恶劣,支队所有官兵均不同程度地患有胃病和关节炎,数百名官兵被草爬子咬伤,成为莱姆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的终身携带者。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围起了一片片美丽的森林。

    高科技装备助力扑火尖兵

    两米多高的火头,突然间在6级强风的作用下卷起一条200余米长的火舌,越过林间公路疯狂地冲向山梁……

    2007年8月2日下午3时,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乌源林场火场西线发生重大火情。如不能尽快消灭这股火头,大火将冲出包围圈,对在两翼作战的200余名灭火队员形成包围之势。

    危急时刻,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韩亚民支队长指挥装甲灭火分队突入火场两翼,运用装甲车的履带碾压能力和车载水炮与常规灭火作战梯队配合减弱火势,并指挥直升飞机索降分队机动到火头正前方开设防火隔离带并进行吊桶灭火。随即,他又率领水泵分队采用水灭火战术消灭火头。

    一时间,飞机、装甲车、高压水泵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直升飞机上的吊桶、装甲车上的水炮、高压水枪、背负脉冲水雾灭火器对疯狂的火魔形成“万箭齐发”之势,顽抗的火魔在垂死挣扎中慢慢屈服。

    50分钟过去了,大火被彻底扑灭。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专家评价说,这场胜利是在天气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取得的,堪称速战速决的典范,标志着森林灭火作战由原来单纯依靠风力灭火向风水结合的成功转变,可以成为森警指挥学校经典战例的教案。

    4年前,就在同一区域内也发生了一场规模相似的火灾。当时,共动用兵力2100人,历时10余天才扑灭大火。而此次灭火作战,仅动用兵力310人,只用28个小时就取得了行动的胜利。

    巨大的变化源于什么?支队长韩亚民告诉记者,高科技灭火装备的启用和灭火战法的创新是根本原因。近5年来,为尽快改变我国森林灭火作战沿用了50多年的传统的灭火作战模式,支队先后引进了化学灭火炮、脉冲灭火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水泵等国内领先、国外先进的特种灭火器材30余种,率先在我国组建了森林部队第一支集索降、装甲车、灭火炮、水枪、水泵等灭火手段为一体的重点分队。

    另外,支队又投入130余万元扩建了灭火作战信息网、超短波通信网和作战指挥网,构建了固定、移动、纵深和空中4个指挥平台,建成地面侦察、空中观察、巡护了望、气象预报、卫星遥感“五位一体”的全天候林火监测预报体系。同时,该支队还组建了我国森林灭火作战首支应急通信保障分队,构建多个层次相互配合、多种手段相互补充的一体化通信网络。

    目前,该支队实现了由单一的常规灭火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型灭火的转变,由单一的人力灭火向水灭火、化学灭火、人工增雨灭火相结合的转变,由单一的地面运输向机械化投入和特种运输并举的转变。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