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文树立中国榜样
北京残奥会期间,克雷文称自己“很多次被深深地感动”,比如在1周之前,他和萨马兰奇先生一起进入鸟巢,同9万名观众一同观看比赛,“那时我的情绪是最激动的”。昨天晚上,他和以前的同事一起观看了英国队对美国队的轮椅篮球赛,再次为残疾人运动员感到骄傲。
克雷文对中国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从中国关于残奥会的报道中看到,“以前没有能够做到的,在这里做到了,而且在思想和观念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对残疾人更加关注,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也得到进一步促进”。克雷文希望,世界上所有国家能够以中国为榜样。
克雷文特别提到了故宫和长城,“过去紫禁城是不让进的,现在大家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够进去,包括坐在轮椅上的人”克雷文说,“长城曾经是不可逾越的,但现在它有了无障碍设施,所有人都可以无障碍地登上长城。”
与克雷文一同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他说,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认识上的变化也非常了不起。“通过观看残奥会比赛,公众理解了残奥会精神。”王伟说,“大家现在对残疾人非常尊重和敬佩,因为人们看到了他们的才华。这是巨大的遗产,不但在北京,在全国也同样如此,大家都更了解残疾人的需求以及应当如何去关爱他们。”王伟相信,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在北京残奥会之后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残奥会精神是什么?克雷文认为,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它体现了运动的价值观,如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友谊以及竭尽全力去竞赛。“在将来的发展中,必须捍卫在残奥会中体现出来的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让所有的运动员都能体会到这点,如果做不到,就会失去残奥会的本质和精神”。
克雷文并不希望在残奥会上看到富翁级的运动员,“如果钱太多了,可能会腐蚀这种精神。”他说,每个人都需要钱,够用就行了。
据了解,本届残奥会总共售出129.2万张门票,在7个赛事11场比赛当中,有9场观众的上座率达到90%以上。来自国内外的5500名记者对赛事进行了采访报道,电视转播时间达到1000多个小时,远高于历届残奥会。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