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8日
星期

中国的博士不能都贴美国标签

郭之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8    [打印] [关闭]
    《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已成美国头号博士预备学校,而尤以清华、北大为最。该消息令很多人怅然若失,感慨于吾国一流大学竟是如此为他国作嫁衣。

    对此,旅美学者薛涌的看法是:“既然美国能够接纳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国的许多博士课程就没有必要……博士的培养,还是搭美国的便车为好”;“真需要博士,大可以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美国在19世纪开始赶超欧洲时,并没有什么自己培养的博士。大多数技术发明也都属于欧洲。但是,欧洲发明的技术纷纷服务于美国。”

    立国时间短暂的美国之所以很快赶超过了欧洲,“外脑”的确功不可没。但之所以能够如此,是两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特殊历史条件使然,是战争将大批的专家教授“赶”往了美国。换言之,为美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些欧洲的博士级人才,很难说是“买”去的。

    而美国对欧洲的赶超,恰恰是从高等教育方面的赶超开始的。从1860年开始,美国开始突破英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理念,师法当时的世界高等教育水平第一的德国,以德国的“洪堡思想”为圭臬,加强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各研究型大学从那时开始纷纷成立了研究生院。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美国用优秀的大学吸引了各国的大批人才,并用优良的学术制度等留住了人才,使得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成果的收割机。这种局面,既成就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同时也成就了美国经济。

    具体到中国而言,很难想象,如果大学停掉了大部分博士课程,什么时候才能从学术和科技劣势中抽身?当然,这样说并不认为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得到全盘保护。笔者和薛先生有一个共识,即目前中国的博士教育的确很差。但我认为对这种低水平的博士教育当予以改造提高,而决不能一停了之。

    中国的博士教育水平差,与本科教育的水平差,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看当前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与硕博教育具有十分相似的弊端,即无论招收选拔的内容方式还是评价和使用制度,都不够客观公允。而且,中国的大学多数存在着图书资料不足、教学实验设备落后、导师水平偏低等实际困难。可以说,二者的“差”主要是由于学术制度的落后甚至扭曲,然后是受限于客观条件。如此背景下,假如学术制度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改革,砍掉大多数博士课程,于提高本科的教育水平而言,可能并无特别的裨益。

    美国为什么愿意拿出奖学金为别国培养博士?除了能更好地借助这些“外脑”较快地促进科研水平外,对这些精英的种种潜在影响,恐怕也是重要的考虑内容吧?

    对于中国的博士教育问题,可以尽情批评,但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却要自己停下来放弃竞争,这种态度委实不可取。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