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拿大人面对食品安全危机
枫叶食品厂是加拿大最大的食品厂,已有100年历史,旗下有4个知名品牌的产品,特许供应各大连锁超市、便利店和麦当劳等众多快餐连锁店。消息传出,引起举国恐慌,许多人一时间竟不知还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枫叶食品厂股票事发当日大挫10.2%,并引起食品类相关股票的连锁反应,加拿大全国一度“谈肉色变”。
然而,恐慌来得急去得也快。尽管由于李氏杆菌潜伏期较长,至今仍有零星病例爆出,各地消费者组织针对枫叶食品厂的法律诉讼也刚刚展开,但社会的紧张气氛已大大缓解。麦当劳等快餐店再度恢复了昔日的热闹,上班族也依旧用三明治和汉堡当早餐、中餐,一如从前。
危机迅速消解的背后,是各方面迅速、有效地应对。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披露,7月下旬,加拿大安大略省有关部门已注意到李氏杆菌蔓延的趋势,在检测、锁定问题产品后,食品检验局召开电视会议,与各省有关部门携手深入调查,两天后即出炉正式报告。各省也纷纷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了受污染食品的蔓延,并迅速掌握了受害者的信息资料。从事态发现到防治措施全面铺开,不到一个月。
事件的始作俑者枫叶食品厂,在最初的惊慌失措后也很快作出危机公关应对。8月20日,未等官方通报发出,该厂即开始关闭1家相关厂房和召回相关产品20多个种类,随后宣布召回相关工厂生产的全部220种肉类产品,行政总裁麦凯恩公开向全国受害者道歉。此后,该厂又陆续召回若干批未受污染但已在消费者中引发恐慌的肉类产品,尽管此举导致该厂直接损失高达2000万加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这种及时、公开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市场和社会的恐慌,避免一次质量危机转化为更大的公关危机、社会危机。
不仅如此,一些并未被点名的、间接使用枫叶产品的厂家,也主动站出来承认并召回相关产品。食品检验局、枫叶食品厂等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这次事件的详细信息,每一个召回产品的批号、原产地、出厂日期、销售范围均历历在目。
这种看似兴师动众甚至“自讨苦吃”的做法,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大众的惊恐和愤怒迅速平息后,自然而然地认为,既然污染信息公示得如此明白,那么没在公示名单上的食品,显然是安全可靠的。
加拿大如此迅速的食品安全危机应对背后,是完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和保证。法律明文规定了检疫、信息公开、召回等制度,如果因某个环节不履行义务而产生公共健康或社会问题,则必将受到严厉惩处。事实上,尽管“枫叶事件”得到及时处理,仍有多达1100名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认为枫叶食品厂的公关应对“欠积极”,委托著名的默钱特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此案即将开庭审理,一旦胜诉,枫叶食品厂将不得不掏出至少几亿加元的赔偿。
及时应对和公开信息,是处理食品安全危机的不二法门,加拿大面对“枫叶事件”的反应,应能给许多人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