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海外征战面临生死考验
近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了一份“最被外国人看好的中国自主品牌车”榜单。榜单指出,中国汽车正在越来越被全球关注和认可,目前最为外国人看好的中国自主品牌车分别是猎豹CS6、中华骏捷、比亚迪F3-R、吉利FC-3、长城哈弗CUV和奇瑞A3。《福布斯》评论道:“如果你的下一辆车是‘Made in China’,请不要再感到惊讶。”
这是迄今为止较为少见的,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正面评价。就在2007年的底特律车展上,吉利和长丰都曾被作为反面例子,受到海外媒体的嘲讽。英国“汽车频道”网站曾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了当时长丰参展的概念车Rhombus。此外,法兰克福车展期间“陆风碰撞门”、“双环侵权案”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耳边充斥着海外媒体对中国车言辞过激的批评。
外国人看中国,是带着猎奇的心理的,他们对中国车的成见,是在亲身感受中国车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带着强烈主观意愿和不信任心理,来评价中国汽车,的确会让我们感到无法承受。但要改变他们的看法,必须具备相当的实力。事实证明,当我们还在感叹中国车在海外的弱势地位时,我们的企业正在用诚意来改变海外消费者的印象,一些质量过硬的中国车还是获得了认可。
在《福布斯》官方文章对中国车的点评中,猎豹CS6由于卓越而纯正的都市SUV风情而备受推崇;骏捷采用的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在文章中被特别提及;文章对比亚迪的评语是,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了其他品牌车型的优势;吉利FC-3则因其动感的外形设计得到了好评。此外,长城哈弗CUV出色的性价比和奇瑞A3的安全性、人机工程,也是文章中重点讨论的部分。
尽管此次《福布斯》的文章对中国自主品牌极尽推崇,但海外媒体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声音。在多数欧洲国家,中国汽车仍没有摆脱价格低、质量不稳定、缺乏售后服务的不良形象。在俄罗斯,中国汽车甚至被视为俄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最大威胁。
长城汽车海外市场部总经理邢文林说,为了提高本国汽车工业水平,俄罗斯首先希望引进的是欧洲的汽车产品和技术,其次是日本和韩国,然后是美国,至于中国和印度汽车,则被它们视为竞争对手。
很显然,中国汽车要想在海外获得持续好评,最大的对手不是欧美厂商,而是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中国汽车虽然善于依靠低成本占领市场,但在品质稳定性和品牌口碑上,与日韩厂商仍具有较大差距。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表示:“做了这么多年自主品牌,我体会最深的是,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品牌都不能得到客观的认可。我们与跨国企业品牌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品质上的差距,换句话说,同品质的东西,我们在价格上根本不能实现。”
随着油价的上升、环保意识的普及,小型车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自主企业以小型的廉价乘用车起家,通过低成本的小型车占据了一定的海外市场空间,但在跨国企业纷纷向小型车领域迈进的时候,中国车的市场压力势必会加大。如何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制造出精良、安全的小型车,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下一个难题。
“现在欧洲、美国的汽车高端市场在全面下滑,只有中国、俄罗斯还有印度市场在上升,所以跨国企业在纷纷转移产品路径。跨国企业的主打产品在往下走,中国自主品牌在往上走,刚好走到同一个市场,走到一个共同厮杀的地带。但以目前自主品牌的能力,只能和国外三流企业竞争,与大的跨国企业同台竞技,就显得很被动。”祁玉民说。
尽管海外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对中国自主品牌来说,也是一个磨炼自身的机会。在国内市场被合资品牌基本占据的时候,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打拼,一方面可以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提升自身品质的重要渠道。海外市场的良好口碑,对于增强国内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也有着相当强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被《福布斯》重点报道的长丰汽车,已经在为进入美国市场做准备,而在近期备受舆论关注的悍马出售上,长丰也成为潜在买家之一。长丰汽车总经理陈正初近日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长丰还继续和通用汽车谈判收购悍马,并且双方拟进行的代工合作不会改变。倘若长丰汽车在美国市场能够借力通用汽车,无论是协助长丰组装,或是协助长丰完善一线网络的铺设,拥有通用汽车这样的合作伙伴对于长丰汽车扩大海外市场的战略来讲意义重大。
与长丰相比,奇瑞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是硕果累累。今年上半年,已攻下土耳其、阿根廷、乌拉圭等市场据点,还先后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展开合作谈判,为全面进入欧美市场做准备。
另一家自主品牌吉利,也显露出征战海外市场的野心,其未来的终极目标是——要有三分之二的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第四季度,命名为吉利TX4的伦敦黑色出租车,将在上海英伦帝华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吉利TX4将成为指定用车,出现在英国的各个奥运场馆中。
在全球汽车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的今天,中国自主品牌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金永生认为,如果自主品牌能发现并抓住这些机会,就有可能复制日韩车企在北美的成功,而错失机会者也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欧美市场对中国自主品牌是一种考验,但我们必须经受住考验。”陈正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