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
星期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日本制造业企业不会离开中国

本报记者 王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19    [打印] [关闭]
    2007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按国际收支计算,净值,流动值)高达735亿美元,大大超过2006年创下的502亿美元历史最高纪录,增长46.5%,但对华投资却与此趋势截然相反。

    按国家及地区来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北美地区比上年增长70.6%,达到174亿美元,在其他几乎所有地区与上年相比也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面向新兴国家的海外拓展也在稳步挺进,如2007年对印度直接投资增长193.9%,急剧增加到15亿美元。

    然而,2007年日本对华投资继2006年之后再度呈下降态势,尽管2008年上半年又出现小幅反弹,但和对印度投资相比,对华投资增长幅度有限。

    对此,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加阳一进行了解读。

    真加先生说,首先,由于老龄化、人口减少等原因,日本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为了保证业绩,企业必须把目光锁定海外市场。其次,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各大公司通过各种措施寻找对策。到2001年,日本经济复苏,手头有了大量现金。最后,世界范围内经济不景气,股价下跌。这对握有现金的日本企业来说,是投资的好机会。

    至于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连续下降,真加先生分析说,2001年到2005年,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日本出现了企业集中对华投资的热潮。到2006年,这一轮热潮基本结束。相比而言,日本企业对印度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增长率虽然高,但增长金额没法和中国比。

    其次,日本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对华投资基本结束,而服务业的投资处于快速增长态势,“但是,由于制造业投资金额大,服务业的投资还无法抵消制造业投资的下降。”

    第三,日本企业响应中国政府号召,在华投资更加注重质量,虽在生产领域下降,但在销售、研发领域增长。

    真加承认,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出口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比较大。对此,新版的《贸易投资白皮书》也专门辟出一章加以详细解读。

    近两年,有关日本企业撤离中国而选择印度、越南的报道不绝于耳。

    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网站上,刊载着“海外信息文件”,中国以37.8万的访问量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越南、印度和泰国。2007年度,对越南、泰国的点击率增幅分别达到34.5%和32.9%,高于中国的23.6%。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东南亚国家在日本企业家心目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真加先生认为,90%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将维持在中国的投资。“制造业10%是人力成本,70%是原材料成本。越南虽然人工便宜,但零部件产业不发达,本地采购成本高;如果从日本进口原材料加工,由于物流不顺畅,成本反而更高。”因此,大部分日本企业还是把中国当做生产基地,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会转移到越南,作为中国的补充。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