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2日
星期

奥运后世界视野里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 钱彤 熊争艳 陈俊侠 唐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22    [打印] [关闭]
    9月17日,北京残奥会圣火熄灭的当晚,月色迷人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里,漫天红叶摇曳而下,这是北京秋日令人沉醉的图景,更是让世界难忘的两个奥运谢幕的惊艳画卷。

    16天的奥运会,12天的残奥会,让中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让世界记住了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的矫健身影,记住了残奥运动员展示的人类不屈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让世界记住了两个奥运的东道主——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坦诚的国家和她13亿人民好客、热情的微笑。

    “精彩地展示了人类的梦想”

    “在非凡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组织的成功也造就了一次交流的成功。人在空中行走并点燃火炬,精彩地展现了人类的梦想。从伟大的发明到保护地球,中国人将人类的共同遗产展现出来。”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在法国《世界报》上撰文说。

    全球约40亿观众守在电视前观看了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他们震撼的,不仅是开幕式现代唯美的表现手法,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飞天、水墨卷轴、郑和船队、四大发明……

    其实,在北京奥运会拉开序幕之前,中国已经让世界惊异不已。中国人参与主创的“鸟巢”成为世界上最壮观、最美丽的体育场,改变了以往人们心目中“中国没有创意,只是一个低成本产品生产国”的偏见。

    英国《金融时报》8月3日发表一篇社评文章说,北京已经展示当今中国某些最引人注目的一面:现代、财富、成就。奥运场馆的美丽与大胆,令建筑评论人士轻声赞叹。与雅典奥运不同,北京的场馆在奥运会开幕好几个月前就已完工。北京的基础设施已得到全面改造。一个现代化、活力十足和乐观的中国,将持久地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官员里尔原来以为中国人都非常内向,他从NBC的电视节目中发现,北京秀水街的商贩居然英语那么流利,还能跟主持人开玩笑逗趣,这让他大吃一惊。

    《印度时报》在盘点北京奥运会时说,在出席北京奥运会的50万外国人中,几乎很少有人焦虑不安。如果说有什么感受的话,那就是他们亲眼目睹了100多万志愿者全方位地参与奥运会服务,面带着微笑为所有来宾提供帮助。

    一向对北京环境状况多有质疑的西方媒体,也对奥运期间的情况做出了这样的报道:“在残奥会期间,北京的天气近乎完美,没有交通拥堵,抬头可见蓝天。”美联社在9月17日播发的文章中说。

    “奥运会充满人情味”

    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距离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不到百天。尽管中国人还没完全走出痛失亲人和家园的悲哀,尽管灾后重建任重道远,但中国人一诺千金,仍为世界奉献了两场不打折扣的奥运会。

    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说:尽管刚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但奥运会开幕式主题强调的是向世界和世界人民敞开怀抱。一名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救同学的9岁儿童意外地出现在队伍中,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与高大的篮球队员姚明走在一起,让人既开心又感动。

    法新社则报道,在残奥会开幕式上,坐着轮椅的李月在4个月前的四川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这个11岁爱跳芭蕾舞的女孩动人地展示了残奥会的——以及人类的——精神。

    伦敦奥组委官员表示:“北京再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非常鼓舞人心。尤其是盲人歌手和四川籍芭蕾舞演员。这一切向世人表明,残奥会展现的是能力而不是残疾。梦想终会实现。”

    当曾连续3次获得残奥会跳高金牌的侯斌把轮椅上的自己拉至39米高空,并点燃残奥圣火时,“鸟巢”里屏息凝视的9万余名观众中,德国总统科勒感慨不已。他说:“开幕式太出色了,看到这么多残疾人虽身体残缺,却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对残奥会给予特别关注的德国政要自己就有一个视力障碍的女儿。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些西方媒体曾猜测,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受强烈民族主义驱使,会在北京奥运会上表现出狭隘的一面。两个奥运会期间,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西方媒体的偏见。

    当尤塞恩·博尔特赢得男子200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的时候,祝福他生日快乐的歌声在“鸟巢”响起。法国电视台的解说员禁不住感叹:“奥运会组织得非常出色,而且还充满人情味。”

    《华盛顿邮报》说:“无论中国队是输是赢,中国观众都为运动员的表现而热烈欢呼,没有流露出任何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外国媒体还注意到,不论是在奥运会,还是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不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都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鼓掌。面对此情此景,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奥运精神超越了民族主义。”

    “中国人在体育盛会中表现的精神将决定中国未来”

    “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评价说。通过主办两个奥运,中国向全世界更加开放,全世界则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这将带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奥运会和残奥会既是全球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也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技艺、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数以万计的海外媒体工作者和数以十万计的外国观众和游客在两个奥运期间涌入中国,众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亲赴北京出席两个奥运的开闭幕式。

    通过接触与交流,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现代化的中国。西班牙《先锋报》多次强调,最近三十年来乃至今后二三十年,中国是并仍将是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国家。

    通过成功举办两个奥运,一个泱泱大国所应具备的自信与包容逐渐在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郑永年指出,奥运期间中国观众的表现足以证明中国政府和民众具备了一个宽容、成熟的心态。

    在世界的眼中,中国在两个奥运前是个“?”,在奥运期间是个“!”,奥运后则是个“……”。奥运会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的窗口,世界人民在这一过程中更多了解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看到了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的13亿中国人。

    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这次体育盛会期间中国人所表现出的这种精神将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