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

我为何说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都是纸老虎

——访青年创业者、《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覃彪喜
实习生 李晶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25    [打印] [关闭]
    覃彪喜,1980年出生,2002年从中南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毕业后,投考北大法律专业研究生未果,便待在长沙一所民办高校任教,起薪是650元。2003年2月,他放弃教师工作,去深圳打工,先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策划,之后又进了一家外资IT企业,从最底层的网络编辑做起,逐步成为项目经理。打了两年工后,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看到移动通讯增值行业还有较大市场空间,与几名好友商议后,凑了20多万元开始筹备团队。2005年9月,他们用共同筹备的100余万元的资金注册了公司,覃彪喜自任董事长。

    做过学生、求职者、打工者、创业者,2006年他出了一本书,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在学习、考研、求职、创业等方面对大学生提出诸多建议。

    9月20日,笔者采访覃彪喜。

    中国青年报: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覃彪喜:2004年的时候,表弟毕业来深圳找工作,我给他提了一些建议,好让他尽快融入写字楼的环境。他跟我说,“干嘛不出书,给后来人一些经验呢”。我便整理了一下,到网络论坛上发帖子,反响还不错,干脆就写了几十万字出来。

    其实我自己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大学里的资源,尽量让自己得到更多的东西。我在2005年就写完了这本书,它实际上是我上大学以来在学生、求职者、创业者、面试者等几个不同角色上的思考总结。

    中国青年报:您还给大学生提出了18条忠告。他们需要这么多忠告吗?

    覃彪喜: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现在连一个基本的目的都没有。很多人就是为一个毕业证和学位证,或者每门考试过了就行。他们潜意识里也知道这不是读大学,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真的是这样吗?也许这只是个案。

    覃彪喜:大学生分两种,一种很迷茫,另一种目的很明确。但目的明确并不等于他真的在走一条适合他的路。有些同学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很明确自己要考研考博,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自己适不适合走这条路,直到面临就业困难时才回过头来反思:我为什么读博士?这种明确的目的反而会让自己走进一个死胡同。

    中国青年报:那您的建议是什么?

    覃彪喜:我的建议就是,首先要打破几个观念上的“障碍”。第一个是要打破“对学校的崇拜”,不要觉得考上名校就进保险箱了,没考上就没戏。另外要打破的是“专业对口”,很多人觉得本科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对口,就想通过先上对口的专业来找到对口的职业。第三个误区是“学历”,我一直都在强调一个观点:一切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都是纸老虎。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这么说?

    覃彪喜:我的意思是,当一个名校的毕业生和一个非名校的毕业生同台竞技,决定他们胜负的并不是教育背景,而是自身实力。我并不是要抹杀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而是希望名校的学生不要自负,草根大学的学生不要自卑。

    只有先破除这些观念,大学生才可能冷静、客观地思考自己以后的发展。对自己的兴趣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有些人就是消极逃避,别人说他内向,他就内向,不愿意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中国青年报:您的18条忠告里面,第一条就是要有独立的思想。您是觉得大学生没有独立思想吗?

    覃彪喜:这是我感到最痛心的一点。在我看来,一个经过思考而得出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经思考就支持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现在很多大学生看上去很叛逆,但这种叛逆并不等于人格的独立。他并不会去对一些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这种叛逆没有独立的精神,很肤浅。

    很多大学生常常人云亦云,别人说入党和当学生干部好找工作,自己就马上跟上去。大学生群体缺乏反思和批判精神,这是很可怕的。现在都说“中国制造”要升级到“中国创造”,就需要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前提是一个人的批判思维能力,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云亦云的大学生能给“中国创造”做出多大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如何去建立这种独立的思维和批判能力?

    覃彪喜:套用胡适的话说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需要大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多读书,才可能创造性地去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玩的。

    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候还需要一些敢当异类的勇气。当大部分人都不学习的时候,爱学习的人反倒被当作异类了。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另外一种心态—浮躁。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何必去在乎别人说什么呢?用王小波的话来说,我就是要做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中国青年报:非得这样特立独行吗?

    覃彪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大学时的朋友大部分都是通过自习室、图书馆和社团等途径认识的。我现在还保持联系的一些校友,很多都不是一个专业、一个学院,都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当自己主动选择自己的交际圈时,别人的异样眼光自然就不存在了。

    中国青年报:跟您交流的大学生读者多吗?他们都关心什么问题?

    覃彪喜:从给我来信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状态我觉得都是迷茫,对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想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感到很茫然。我知道,能给我写信的学生,都不是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人。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卯足了劲,却不知道往什么地方使。

    中国青年报:确实有很多学生不太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有调查报告说大学初涉职场未满两年就离职的比例非常高。

    覃彪喜:要想让第一份工作就很激情地干上几十年也不太现实,而且要让一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一次性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也很难。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无非就是三个大的发展方向:从政、搞学术和进入企业。我比较倾向于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一个粗线条的规划。每条路的要求很不一样,选择哪条路对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安排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