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导弹通”
2001年,董世民从地方大学毕业后,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跨入了战略导弹方阵,下连不久就被任命为导弹装填排排长。
导弹吊装专业,涉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等6门学科。对于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他,基本上还算“专业对口”。凭着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在连长和骨干帮带下,董世民勤学苦练,成为同期毕业的学员中第一个能够独立指挥操作的佼佼者。
然而,学会容易学精难。2002年,他随连队执行部队训练厂房设备调试任务。连长指挥吊装,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到了董世民手里,钩头稳不住,钢丝绳直打晃。看到连长在身边跑前跑后帮助调整吊点,董世民十分内疚:凭这水平咋还敢吊几十吨重的导弹?
从那以后,董世民更加用心琢磨,埋头苦练。训练场上,他与战友们探讨怎样“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外出学习,他缠着向兄弟单位的“吊装王”传授绝活;休假期间,他专门跑到地方的营建施工地向塔吊师傅请教“实战要领”。并根据这些经验和自己平时的训练体会,编写了3本吊装指挥流程、操作规程和操作细则,总结出了“起钩要稳、旋转要稳、落钩要稳、变幅要稳”的导弹吊装“四稳”口诀和“一预二看三查四听”的指挥操作要领,大大提高了指挥操作技能。
2004年初秋,西北戈壁某导弹发射场。他带领7名战士为执行实弹发射任务的后期部队打前站。刚到目的地就接到第二天上午转载弹体的通知。战士们面面相觑地问他“怎么办”,董世民坚定地说:“平时怎么练,明天就怎么干,听我指挥!”他立即带领战士察看场地,研究方案,利用半天时间组织强化训练。
当弹体集装箱缓缓吊起时,大家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半空。董世民冷静指挥,随着一声声清晰准确的口令,弹体平稳“着陆”在运输车上,并实现了导弹转载一次成、装填一次成、误差零毫米的最佳精度,当场受到航天部专家们的赞扬。
2004年,董世民走马上任装填连连长。2006年8月,部队紧急执行装备卸载转运任务。按上级规定,必须在国外侦察卫星两次临空的间隙内,完成所有装备的卸载任务。经前指计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必须要三个装填分队同时作业才能按时完成。现场指挥的重担落在了董世民身上。他凭借平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全连官兵能力水平的信任,在半小时内,完成了120余台(套)装备的卸载任务。
去年下半年,董世民由连长晋升为副营长。几个要好的同学就劝他,现在你当了副职,也该歇歇了,就凭你现在的荣誉,等着接营长肯定没问题。然而,他想得最多的却是如何通过创新来提高官兵的训练水平。
按照原有的操作规程指挥导弹装填,有上百个口令,号手之间协同难度大,一次性装填成功率比较低。董世民就结合实装操作实际和武器装备结构特点,反复研究操作规程,提出了通过改进操作流程、优化相关方案,来缩短导弹发射前准备时间和号手培养周期。
想法一提出,不少人提出反对,操作规程是专家论证认可的,轻易动不得。但董世民认为,只要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利,就应当大胆尝试,敢于突破。
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他带领营队各专业技术骨干,到上级机关找图纸、查资料、请教专家,从理论上论证了可行性;抓住实装操作训练间隙,经过二三十次反复操作实践,终于摸索出一套实用、简捷的操作组织指挥程序。较以前操作指挥,减少了35个口令,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装填时间,提高一次装填成功率。
在此基础上,他还带领全连操作骨干,制作出模拟训练器材15台(件)和专业三维动画课件14套,组织全连开展了模拟化训练,走出了靠“模拟多练、实装精练”来提高连队整体训练水平的路子。其中,他组织制作的两套教学课件被上级评为训练创新成果一、二等奖,探索实行的专业理论“复述式训练法”被第二炮兵推广。
一个地方大学毕业入伍的干部,仅用7年时间,从“门外汉”变成了“导弹通”,并收获了那么多的荣誉,奥秘何在?
记者在董世民日记的扉页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