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救市 中国救奶
十多年来,当墨西哥、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发生经济上的危机,美国都提出同样的建议:让市场自己解决问题,政府别干预。虽然这样“严厉的爱”所导致的后果包括失业加剧、贫穷肆虐和社会混乱,但华盛顿总是坚称,市场永远是对的。而现在轮到美国自己对抗金融灾难,却出现了政府救市。《今日美国》发表《美国扭曲了自由市场的规则》一文,引用曾任白宫经济顾问的鲁比尼博士的话说,美国快要变成“美利坚社会主义共和国”了,认为救市计划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投资者。
《华盛顿邮报》罕见地发表了三位经济学家联合署名的文章,认为美国金融风暴摇撼了华尔街文化根基,迫使华尔街大规模重组。这篇文章提到,造成这次风暴的根源在于商业银行越来越进入投资银行的传统地盘,甚至直接购买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于是用借来的钱支持自己,同时为获取利润把赌注押在风险越来越高的证券和衍生产品上——这个教训,对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是一个警醒!
当然,也有人唱出了高调。《泰晤士报》发表《在危机时刻,还得看美国》,认为当美国金融机构陷入多数评论家眼中的大萧条以来最危险的危机时,那些新兴的巨人也将遭遇巨大冲击,投资者会逃离新兴市场,藏身风雨飘摇之中的美国“安全港”。文章说,“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新兴经济体无法抵抗地心吸引力”。它们的命运与成熟工业经济体息息相关——这个观点并不新鲜,风暴来临的时候,冲击最大的是风暴前沿,而相对安全的地方,往往是“风暴眼”。
香港就处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前沿,《大公报》认为美国末日救亡影响深远,但前景的不明确性仍难消除,市场、经济及国际投资者如何反应尚待观察,风险着实不少。
美国在火急火燎地救市,中国则在雷厉风行地“救奶”。李长江22日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后,《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认为在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而且热衷于互联网的时代,食品和产品安全丑闻将侵蚀公众的信任。这篇评论的标题很有意味,“在奶品丑闻中,中国顶级食品监督员辞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是一个官衔,但更是责任,是“顶级食品监督员”,监督失责了,官衔也没了。
英国BBC一向喜欢危言耸听,这一次也不例外。在由国内撰稿人写的《毒奶风暴》一文中,引用了网络流传的帖子《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将调侃当作资料引用,缺少应有的严谨。不过,文章提到了问责的缺失,倒是抓住了要领:没有倾家荡产的法律震慑,就不会建立起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真正尊重。至于有若干官员被问责免职,这当然比不问责要强,但是除非触犯了刑律,这些辞职、免职的官员们,无非是放个长假而已,待遇不变,然后换个地方照样做官——这也是中国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如果违法成本太低,就很难遏制违法牟利冲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评论中提到,假如毒奶事件发生在美国,这会是一宗吸引大批律师盯着数以百万美元计算的赔偿金的案件,但在中国,这主要是一起行政事件,而不是法律事件。政府承诺让所有受毒奶影响的婴儿得到免费治疗,这是人道关怀,但由此产生另一个问题,违法企业是不是会以此回避法律责任呢?我再补充一点,那些渎职官员,也应该被追究相同的法律责任。
学者郑永年先生就毒奶事件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应该跳出自我击败的治理模式。尽管每次事件发生后,民众的怨恨总会洒向政府官员,也总会有不同层级的官员需要承担责任,但官员的频繁更换并没有使得情况有任何好转,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真正的转变,是要转换已经高度内化了的GDP主义,转变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一体化模式。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设一个规制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