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客”驾舟踏云归
下午,环绕地球飞行68个小时、45圈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载着巡天归来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向中国大地飘然而降,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投入祖国的怀抱。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回收现场的茫茫草原上,6架直升机盘旋布阵,搜救车辆整装待发,阵地上各种测控设备全部启动,全体搜救人员全神贯注,严阵以待,一张立体搜救大网在天地间全面铺开。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进入大气层”,主着陆场前置雷达站的调度指挥车里,可以清晰地听到各测控站、测量船发出的指令。神舟七号飞船按照预先设计的轨迹,经过一系列的太空动作,向内蒙古主着陆场区飞来。
返回舱距地面约80公里时,开始进入“黑障区”。舱体表面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的等离子层在返回舱周围形成了电磁屏,地面与返回舱的通信暂时中断。
紧张的空气弥漫在整个着陆场。各专业操作手紧盯着各类仪表,凝神静气,力求及时捕获返回舱返回信号。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前置雷达站的报告声迅速激起连锁反应,指挥室里一片沸腾。一道道控制指令准确发出,一个个太空动作顺利完成。飞船返回就像一场太空接力赛,关键的最后一棒,交到了主着陆场搜救队员手中。
“回收四号发现目标!”在神舟六号任务中实拍到降落伞吊托返回舱飘落过程的光测设备,在神舟七号飞船出“黑障区”不久也准确捕获了目标。两分钟后,两台测控雷达在飞船刚进入测控弧段时也稳稳地盯住了目标,并准确发出“回收主电源通”指令,回收着陆程序随即启动。
飞船拖着长长的焰尾向茫茫草原飞来。
“空中搜索开始。”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一声令下,着陆场上空,4架搜救直升机如鹰隼般紧盯目标,向着陆区域飞驰;地面搜救车队快速集结,立体搜救网开始越收越紧。搜救直升机和地面搜救车辆准确接收返回舱信号后,迅速向返回舱着陆点机动搜索。
随后,神舟七号返回舱反推发动机在距地面约1米时顺利点火。17时37分,返回舱成功着陆。舱内航天员将降落伞绳切断。返回舱平躺在大草原上,舱上的信号灯开始不停闪烁。
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3名航天员身上:他们安全吗?
“目视返回舱。”第一架直升机报告,其他3架搜救直升机都朝目标方位飞来。“我是神舟七号,我已成功着陆。”搜救直升机接收到航天员翟志刚沉稳的报告声。
4架直升机缓慢下降,稳稳地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救分队的官兵跳下直升机,冲向返回舱。与此同时,在天空盘旋的另两架医疗救护直升机迅速向落点集结。
第一时间赶到的医监医保人员的询问和观察持续了40多分钟,这段时间,航天员还需要在舱里做一些适应地球重力的调整。
终于,在做出一连串的检查后,医监医保人员向指挥长报告:“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建议主动出舱!”
这时,主着陆场总指挥隋起胜向北京总指挥部报告:“航天员安全着陆,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出舱。”
18时25分,身着白色宇航服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从返回舱中依次出来,微笑挥手向众人致意。
返回舱前,3把航天员专用座椅上,翟志刚坐在中间,刘伯明、景海鹏分坐左右,3位航天员接受了记者的短暂采访。
随后,搜救队员迅速将航天员抬向医监医保直升机,他们将在那里接受医监医保人员的全面检查和医学监督。
结束医监医保程序后,3名航天员分乘3架直升机离开着陆场,前往呼和浩特,并将于29日返回北京。
本报四子王旗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