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击队谱写新华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引用《老子》中的话给中国射击队的这一仗作注解。
杜丽,承受着冲击首金失利的巨大痛苦和压力,在短短5天之内调整自己、振奋精神,为自己首夺女子步枪三姿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夺得两个项目冠军的射击运动员;初出茅庐的庞伟和郭文珺,在中国射击队身处逆境、急需打开局面的时候站了出来,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扛起全队的冲金重任,集新秀的锐气和老将的沉稳,先后夺下男、女气手枪金牌,为中国队开启胜利之门;大器晚成的陈颖,在今年三场世界杯无缘奖牌的重压下,在资格赛落后对手5环的绝境中,打出208.4环的惊人成绩,上演最不可思议的反击,为中国队重夺阔别8年的运动手枪冠军;邱健,尽管他是美国人埃蒙斯再犯低级失误的受益者,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资格赛的个人世界大赛最好成绩,如果没有决赛的全场最高成绩,如果没有最后一发的坚持,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将不可能得到命运的眷顾,中国选手也不可能蝉联男子步枪三姿冠军。
从自身到外部环境,每一位新科奥运冠军都是从困境中走来,在逆境中求胜。对于整个中国射击队来说,从雅典到北京,同样是逆水行舟。
雅典奥运会的4枚金牌为中国射击树立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更是水涨船高。然而,主场作战尽管有后勤保障和熟悉场馆等有利条件,但却往往成为东道主的“心病”,让他们的射击成绩不升反降;同时,建设场馆令队伍不得不连年转训,即便是回到北京之后训练也时常因为场馆的调试而受影响。另外,北京奥运会的射击小项从17个减少到15个,被排除的恰恰又是中国队比较有实力的项目。
面对三大困难,中国射击队没有退缩,他们拿出坚定的信心和强大的决心,一直坚持极高的目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秉持必胜的信念。
尽管有着过去的成功经验,但射击队仍然进行了大胆的改制:从每个重点场次的世界杯到世锦赛、亚运会等重大比赛,都通过数场公开的选拔赛确定参赛阵容;在奥运的选拔方面,前所未有地引入了量化机制,以国际重大比赛奖励积分和国内6场选拔积分来确定阵容,虽然制度本身还有待完善,但却迈出了公开、公正、科学选拔的重要一步。
在备战奥运的过程中,他们用4个高难度挑战时刻鞭策自己:挑战蝉联首金、挑战金牌总数的突破、挑战优势项目三连冠、挑战飞碟项目16年金牌空缺;近四年来,每次出战世界杯等世界大赛,他们都以4枚金牌为目标;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冬训,考核的奖励标准几乎高不可攀——女子运动手枪决赛208.5环、男女气手枪决赛103.5环、女子步枪三姿资格赛590环……陈颖、庞伟、郭文珺、杜丽,正是经历了如此严苛的磨炼之后才迎来奥运的利剑出鞘。
胜利的时候不大喜过望,失败的时候也不妄自菲薄。2006年世锦赛,中国队在15个奥运项目中赢得了创纪录的5项冠军,在令人振奋的成绩面前,他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不足:从成绩看金牌成色不够;项目发展两极化,冲金点集中不均衡;国外高水平选手未在巅峰,世锦赛与奥运会环境大不相同等。
世锦赛当年的世界杯总决赛,中国队在金牌数上竟和老对手俄罗斯队打成1∶9,面对如此重大的挫折,他们对中俄两队进行了逐项分析和对比,在“居危思危”的同时,也看到中国选手赛程过于紧密、身体和心理相当疲劳,加上备战亚运会等客观因素以及比赛中存在的偶然因素,肯定队员表现出色的方面,相信队员和实力和教练的能力;在奥运开局不利的时候,在其间连续两天无缘金牌的时候,始终保持镇定、沉稳,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准备。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挑战未知、挑战极限。”高志丹用这句话鞭策北京大捷的中国射击队。从北京到伦敦,这支老将有霸气、新秀有锐气、教练有真经的队伍,这支管理严格、作风谨慎、行事低调的队伍,这支有着优良传统又锐意进取的队伍,仍将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新的高峰。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