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
星期

青春的力量

卢雍政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01    [打印] [关闭]
    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1993年,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截至2007年底,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约2511万人。今年以来,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义无反顾地投身抵御冰雪、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用真诚和微笑服务百年奥运盛会,经受了考验,作出了贡献,展现了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用坚定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99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建首届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1999年,101名青年志愿者奔赴贫困地区支教。十年弹指一挥间,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3529名研究生支教团青年志愿者一批又一批地奔赴中西部78个贫困县的300多所中小学,传播现代文明知识,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砺,不断完善素质、锤炼品格,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无悔的青春誓言,在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奉献的过程中不断升华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作为青春志愿者行动实施较早、连续不间断开展且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研究生支教团探索建立了“接力服务、定期轮换”的长效工作机制,延伸了高校和服务县团组织的工作手臂,逐步成为共青团组织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火热生活中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好事”。实践证明,实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培养知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起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面向基层锻炼成长、共促社会和谐的良好导向,吸引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学子踊跃参与。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服务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向未来,还要在扎实、深入、持久推进研究生支教团等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把握新趋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青年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构建深入持续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探索更广泛吸引凝聚青年的新的社会动员机制。

    2008年8月,恰逢金秋时节,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即将接过支教扶贫的接力棒,远赴边远山乡,在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爱心奉献的种子。希望青年志愿者朋友们珍惜宝贵年华,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爱心与知识的传承者、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用昂扬向上的澎湃激情与脚踏大地的执著行动,不断续写研究生支教团新的青春华章!

    (本文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回顾与工作实务》一书所作的序言)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