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

朱新礼不是“范跑跑”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06    [打印] [关闭]
    慵懒的黄金周,超市的汇源果汁销量很好,电视里的许三多一如既往地捧着汇源果汁憨憨地笑。没有砸烂电视,没有踩烂超市,健忘的人们似乎早已把数日前“可口可乐一口饮尽汇源果汁”、“朱新礼是商界的‘范跑跑’”这样的话抛在脑后。

    骂朱新礼的人喝着汇源果汁,喝着可口可乐的人在键盘上敲下“朱新礼,卖国贼!”飘忽不定的社会心理,亦明亦暗的商业价值取向,真真应了凯恩斯的话:社会心理决定了人类永久的经济问题。

    年近六旬的朱新礼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但从没想过“叛徒”这样的字眼会用在自己身上。至今,他仍坚持“儿子和猪”的理论,坚持“品牌没有国界”,还坚信“伟大的可口可乐会把汇源果汁当儿子养大”。

    总之,他不想把“民族品牌”当成需要时穿上、不要时脱下的演出服。他执意脱下这件“华丽却长有虱子的袍”。

    朱新礼之所以想卖掉公司,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可口可乐出价诱人,25亿美元的收购价,是可口可乐历史上在本土市场外发生的最大的一次收购;二是,下游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汇源的资本、销售能力并非其所长;三是,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

    都是条条硬的理由,本不该陷入滔天的“口水战”。可一个商业事件硬是演绎成了道德事件。

    反对者也是言之凿凿:既然你解释“因为可口可乐是一家伟大的公司”,那你“为什么自己不能把汇源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汇源并购是一场民族“灵魂之争”!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外资正在吃掉中国”!

    这些言论其实并不陌生。历史的母带总在不断回放。

    上个世纪80年代,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人大量收购美国企业,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这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舆论大呼,“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这简直是日本第二次入侵美国,上一次是在珍珠港”,“说不定哪天就传来消息,日本人买走了自由女神像!”

    但美国自由交易市场这辆战车,碾过这些花花草草,呼啸前进。美国商人把政治家花在争吵上的时间用来做好企业家该做的事,他们很快发现了成功之路,美国人翻牌了,赢了回去。

    没错,美国人可以把安海斯-布希卖给比利时的英博啤酒,把西屋电气卖给日本的东芝,把克莱斯勒卖给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却又创造出星巴克、苹果和Google。

    所以,我们不必用那些虚妄的“爱国的大话”吓唬朱新礼。商人就是商人。韦尔奇被骂作“屠夫”,把旗下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电视机厂、烤箱厂全部卖掉,但正是合理的收购与被收购,让GE这头大象长成了恐龙。李嘉诚从创企业的第一天就想着怎么把它高价卖出去。

    韦尔奇、李嘉诚能卖,朱新礼当然也能卖。更何况,汇源果汁的产权“清澈见底”——纯粹的民营企业,谁有资格说不能卖。卖给谁是朱新礼的自由,喝什么是我们的自由。

    甚至有人说,假如朱新礼在硅谷,他的举动会被视为成功的创业英雄,各大风险投资公司会纷纷邀请手握重金的朱先生出任合伙人,商学院会把朱先生的前世今生写成教学案例。

    “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这句名言真是说到了要害。

    如今,朱新礼放掉下游产业,回头做汇源果园和水果加工等上游产业。他认为这是“蓝海”:中国每年产出2亿吨水果,谁来加工?谁为农民找出路?这个市场很大。而且,“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不用每天面对消费者,第二上游得有足够的耐心,是一个长线投资,周期很长,跨国公司一般没有这样的耐心”。

    “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这一点,再赴征途的朱新礼比谁都清楚。

    “可口可乐豪饮汇源果汁”的纷争正在远去,但留下的命题却异常沉重:谁是下一个朱新礼?这是朱新礼的个体故事,还是“朱新礼们”群体性的症状?为什么企业家很难有产业的梦想,却有更多被收购的梦想。中国企业的土壤和环境出了什么问题?毕竟,“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

    “中国的产业政策和政府对企业的扶持目前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像韩国、日本,都对企业有特殊的支持,法国特别列出了阻止外资收购的10个“战略行业”。正因为这个大背景,朱新礼比过去每一个被收购企业的老总都显得心态复杂。

    其实,自由贸易已被证实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可既然自由贸易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那我们只有别无选择地忍受朱新礼带来的阵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