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

风气好 让官兵人人受益

——武警某团党委加强风气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史照栋 通讯员 温常青 齐明宇 李凌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06    [打印] [关闭]
    一个团级单位,5年选拔干部680多人,群众满意率99.6%;5年选改士官435名,基层无人言差错;5年修建工程40多处,全部是“阳光操作”。

    这样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是如何创造的?

    走正道尝甜头 走歪路行不通

    几年前,该团党委对风气建设作了一次调查,没想到一下子收到战士的意见、建议两千多条,团党委强烈感受到了广大官兵对加强风气建设的热切期盼。

    2002年年底,五连通信员王一军觉得自己转士官希望不大,找到在作训股当参谋的老连长张志斌,塞给他一个“红包”,让他帮自己“活动”。

    这事在该团传开后,大家议论纷纷,一时间团收发室的汇款单多了起来。该团党委果断对这个连长进行了处理。

    这件事的发生,也使该团党委认识到了风气建设的紧迫性。“讲党性、正风气、树形象”的教育随之在全团展开。

    然而,最好的教育莫过于领导的行动。

    该团七连连长曹海是个西北汉子,说话嗓门大,他掰着手指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2004年年底,我连有两个“李涛”同时面临选改士官。连队民主测评时,三班李涛排在第一,七班李涛排名靠后。

    一天晚饭后,七班李涛笑嘻嘻地对我说:“只要把我报上去,保证不占咱连的指标。”连队官兵都知道,七班李涛的舅舅是上级一名领导。

    怎样处理这件事?我当时确实有顾虑:不报七班李涛,担心会得罪上级领导,报吧,今后连队干部在全连面前说话就没底气了。

    为这事我吃睡不香。说实在话,苦不怕累不怕,就怕部队风气差,特别是担心上级领导机关插手基层敏感事务。

    第二天,刚好时任团政委雷万军来连队检查工作,见性格开朗的我与昔日不同,特意留下来在连队吃饭。餐桌上,雷政委的循循善诱让我道出了心声。

    “谁符合条件就推荐谁!”雷政委的话打消了我的顾虑,连队党支部最后把表现优秀的三班李涛报了上去。

    七班李涛知道后,还是满有把握地到处放话:“别看他们能管着我,上面也有人能管着他们。连队不报我,咱照样也能转!”

    谜底揭晓那天,当团领导宣布留队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三班李涛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抓风气建设,人情是最难过的一道关。

    去年底,上级分给该团一个晋升四级士官指标,团长马汝和的亲侄子马峰及其他3名士官是晋级对象。当时,不仅官兵在私下议论,连班子成员也怕老马过不了亲情关。后来,马峰退伍了。马汝和的哥哥责怪他说:“你当了官,就六亲不认了?连点个头的事你都不做,还配当叔叔吗?”马汝和诚恳地说:“如果我点了这个头,在官兵面前就抬不起头了。”

    该团干部股赵干事的舅舅是驻地市委的一位领导,赵干事任正连职满3年时,他舅舅给师团领导打招呼,希望能解决赵干事的副营职务。团领导感到,这些年,地方领导对部队建设支持很大,干部转业、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也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按说这个人情应该给,但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

    结果,经过公开考核、群众测评,赵干事落选了。团党委认为,这件事虽然得罪了有的领导,但赢得了官兵的信赖。

    这样的事情一多,走正道的尝到甜头了,走歪路的行不通了,好风气创造出了好环境。

    风气好,人人受益风气坏,人人受害

    “风气好,人人受益;风气坏,人人受害。”这是该团官兵这些年来最切身的感受。

    采访中,该团干部股股长杜信勇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勤处有个正连职助理员,平时表现和工作实绩很一般。团里组织干部公开选拔考核时,他装病躲进医院。我找他了解情况时,他不服气地说,考不考我不怕,反正会有人替我说话。

    听着他的口气,我不知道他“来头”到底有多大,不免心里七上八下。妻子也提醒我说,你刚当股长,不知道“水深水浅”,可要悠着点儿。想不到,后来的事让我更犯怵,这名干部竟然和时任团政委雷万军是老乡。

    不瞒你说,我当时顾虑重重,自己刚当干部股长,不照顾这个关系,万一得罪了政委怎么办?但提升干部不参加考核,全团没有先例。

    解铃还需系铃人,定干部调配方案前,我到雷政委办公室想试探一下他的口气。话刚出口,雷政委就打断我的话,反问我说,你是干部股长,怎么拿方案还用我说吗?你这里可是党委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不能怕这怕那,不管什么人,一律按规定程序办。

    考核结果是这名干部没有提升。本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算完了,没想到雷政委揪住这事不放,在全团干部大会上对这名同乡指名道姓进行了批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如果一个单位风气不好,良莠不分,优秀干部哪有“出头”之日。

    让人欣慰的是,这名干部知耻而后勇,集中心思干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第二年年底被提升为副营长。那天宣布完命令后,他一下子冲到主席台上,给每名团领导一一敬了个军礼,激动地说:“从被列为转业人选到提升使用,是好风气挽救了我。”

    前不久,记者在这个团采访时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原是该团二连战士冷恒龙,现在是武警福州指挥学院的一名军校学员。

    “没有好风气,我现在就不会坐在军校的教室里。”千里之外,电话那端,记者仍能感受到冷恒龙很激动。

    他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四川内江农村,2006年年底高中毕业来到部队,一年后就当上了副班长。“就在我一步一步向理想迈进的时候,今年考学前夕,老家一个同学却对我说,鸟飞要看大气候,部队也是小社会,你不找个‘大树’抱着,到时候谁帮你成‘龙’?”

    小冷说,说实话,自己不信那一套。但现实情况是,部队奉命到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执行任务,考学的事眼看要“泡汤”。一天晚饭后,他来到山坡下,抽了平生第一支烟,心中很委屈,如果当时听同学的话找找“门子”,在家留守多好啊。

    正当他心灰意冷时,4月中旬的一天,团政委任军来到连队,拿出几本书递给他——这是一套《武警部队院校招生统考复习丛书》。“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考试。”冷恒龙至今仍忘不了任政委挥手定格的姿势。

    冷恒龙的声音忽高忽低,让记者也和他一同分享着忧喜。“统考成绩出来了,我虽然以405分过了分数线,但数学考了72分,离单科分数线相差3分。团领导非常着急,得知艰苦地区有加分政策后,团长马汝和不顾山高路险,吸着氧气,驱车300多里,专门赶去向上级汇报。一周后,当政治处主任张海军把《入学通知书》递到我手上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捂着脸哭了。”

    好风气,靠所有官兵共同创造;好风气,让每个官兵从中受益。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