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7日
星期

永不折断的翅膀

——中信海洋直升机公司四川抗震救灾纪实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杭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07    [打印] [关闭]

    

中信海直公司直升机为遭受重灾的清平镇运送救灾物资。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中信海直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贤发正在抢救受灾儿童。

    大地震让山峦移位。大爱心如潮水般涌来。

    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自然灾害,中国人向世界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团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危难时刻,全体国民动员起来,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中国正行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而一次强烈的震荡和颠簸,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神经。全体国人都与遭受灾难的四川人民一起,共同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人们用行动证实了一个道理:越是空前的浩劫,越能激发华夏民族空前的斗志;越是困难和挫折,越能成为这个古老国家再度崛起的强大助推器。

    中国绝不是一个只贪图GDP发展指标的“经济动物”。市场经济崇尚的“个人价值”和“竞争意识”,并没有消磨这个国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中那种深厚的道德底色。

    相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在革命年代发扬光大的传统,在这次救灾行动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其背后蕴藏的推动力量,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强烈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更包含了中国人讲仁义、重情意的传统美德。

    在抗震救灾的艰难时刻,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救援飞行队的12架直升机,“赴险驰援三千里,出生入死五十天”,谱写了一曲救灾救难、大无畏的英雄乐章。

    他们被誉为峡谷上空的“神鹰”。

    旋翼一刻不停地旋转,直升机在杀机暗藏的山谷间穿行。他们为灾民送去延续生命的物资,把伤员救出险境。就像在亚东《向往神鹰》中悠扬的旋律,越过“迷迷茫茫的山、遥遥远远的路”,穿过“摇摇滚滚的风、飘飘洒洒的雨”,这些“神鹰”们,把生命的亮光带给了灾区百姓。

    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表现在商业角逐中。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企业面对大变局和大挑战,能在紧急时刻冲锋在前、排除万难,替国家分忧,为人民救难,方能展现企业精神的深刻内涵。企业既是利润的“私器”,更是社会之“公器”,两者互相依存、互为表里,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智慧、价值和终极意义。

    大灾难涤荡人心,大救援砺炼队伍。目睹过灾区同胞们互助自救的感人场面,亲身参与了子弟兵、志愿者们舍身忘死的救灾行动,中信海直的“战士”们也深受激励。从灾区回来,人的内心变得神圣了。在商业世界中鏖战的人们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支撑一家优秀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动力到底是什么?

    而在这次全员“抗战”之后,一切变得清晰了:那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并在强烈的忧患中迸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国企业不断向前开拓的最强有力的“引擎”。

    这本身也是中信集团——这家特大型国有企业的内在性格。与国家荣辱与共,与民族同甘共苦,与人民肝胆相照。中信海直的飞机救援队是前方的“突击队”,中信集团上上下下集体动员、举集团全体之力,则形成了一支抗震救灾的“集团军”。

    毋庸置疑,“中信”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中国人的信心、信念和信用。

    灾情就是命令

    5月15日清晨,中信海直的飞行员闫增军正驾车去往位于深圳南山区公司上班的路上。

    不知为什么,他隐隐约约感到,今天可能会有情况发生。

    3天来,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国人的心。此时此刻,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安睡,每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都在思考,每一个有行动力的人都渴望行动。

    手机铃突然响了——马上到公司集合,前往四川灾区执行飞行任务!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有着20年飞行经验的老机长,闫增军早就预感到将有“重大任务”。他来不及细想,加大油门向公司驶去。

    与此同时,飞行员冯艳秋火速出发,连家里的窗户都忘了关(一个月回来后竟然积水半尺);正在医院看病的机械师刘志权,没拿到病情结果就奔向机场;正在度假的年轻飞行员张瑾,就在女朋友乘机抵达深圳前20分钟,已经驾机飞向灾区……

    从当天凌晨接到国家民航局电报,6点半召开动员会,到10点20分,12架性能状态最好的直升机,已从中信海直位于全国各地的7个基地陆续起飞。

    经过连续的紧急飞行,当晚10点,在距汶川震中仅半小时飞行距离的广汉机场,已经有海直的9架飞机率先抵达并集结待命。

    中信海直是国内通用航空业中唯一的上市公司,拥有亚洲实力最强的民用直升机队,在为海洋石油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飞行服务的同时,一直担负着国家各类抢险救灾任务。

    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敢打硬仗的战斗集体。当年,在南海实施的一次海难救援行动中,7951号直升机机组曾成功一次救起17名遇险者,被国务院授予“海上救险英雄机组”称号。

    然而这一次,这些熟谙海上飞行的“海天骄子”们遇到了巨大挑战。

    救援队负责的区域,是汉旺、清平、唐家山等几条山谷路线,这完全是一片陌生的空域。当地没有任何导航设备,地形地貌也来不及仔细勘察,手头仅有的一张地图竟然是上世纪70年代绘制的!直升机的性能也在接受考验,为适应平原和海域飞行设计的飞机发动机,一到高原地区,速度明显上不去。

    崇山峻岭之间,海直救援队面临的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升机通常飞行在500米~1500米的高度状况最佳,然而川北灾区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4000米,飞行员必须通过快速爬升躲避过于狭窄的山间走廊。隐没在山间的高压线,平时横穿峡谷,而震后变成斜穿对角而行,乱糟糟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还有变化多端的气流,这是威胁直升机的主要“杀手”。最让人心惊胆寒的,是连续降雨形成的雾气,积淀成一层厚厚的“气毯”,严重阻碍着驾驶员的视线。

    如果按照多年来形成的严格的飞行出勤规定,在这种条件下飞行,“一定是发了疯”。有1万多小时飞行经验的中信海直党委副书记陈贤发说,“看到那种情况、那种天气,你就恨不得变成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要不谁有本事飞得进去?”

    可是,大山里的灾民却一刻也等不得。

    没条件?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进攻任务一旦下达,士兵没有二话可说。

    这时候,中信海直公司多年来的部队传统发挥了作用。别忘了,公司建立初期最早的几十名飞行员,都是海军航空兵的精英。后来陆续加入的飞行员,也多是军校毕业。抗震救灾,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救援队每争取一分钟,都意味着对生命的拯救!

    “那就是打仗!”中信海直副董事长刘海癹说,那时候“别提什么条件”,飞行员的思想变得极为简单,而大脑却极度敏感,就像士兵发起突击之前,血往上涌,奋不顾身。

    5月16日10点44分,在完全没有地面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的“三无”条件下,刘海癹驾驶的第一架救援直升机,满载着救灾物资,开始了“试探飞行”。

    那一刻,我几乎泪流满面

    7959号“超美洲豹”在云雾缭绕的峡谷中穿行。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用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生产,在大海和平原上都是可靠的空中客车。而在四川灾区,它必须小心翼翼。

    刘海癹仿佛是在梦中。年轻时候在航空兵部队,他也搞过山地飞行训练。那是北方平缓起伏的山脉,胆子大、技术好的飞行员,驾驶直升机上下腾挪也不算啥。

    而在灾区山谷,左右两侧利刃般的山壁,距离旋翼和尾桨也不过几十米。蛇形的河流弯曲着向前延伸,经常出现90度甚至180度的急弯。有时候,飞机只能向前飞,因为原地连转弯的空间都没有;而向上拉升更危险,能见度低的时候,根本无法确定前面是否会撞上山崖。飞行员技术再优秀,但这却是在和魔鬼打交道!

    在后来的救援飞行中,陆航部队的邱光华直升机机组遇险牺牲,就是在向上拉升过程中被变幻的云雾突袭,撞上了山崖。

    然而,战场的惨烈更让飞行员们心惊。

    当直升机进入预定区域时,机组人员看到是一幕幕令人揪心的惨状,山体中迸发出巨大的泥石流,正无情冲击着狭窄的河道,本来郁郁葱葱的山头被大面积的泥土乱石掩盖,到处是一片片倒塌的房屋……

    “现在人民有难,我们得尽力。早一分钟把人员、物资送到救灾一线,就能多挽救一个群众的生命。大家注意观察,看好身边的高压线。”在耳机里,刘海癹坚定地告诉机组成员。

    灾情太严重了,救援队员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刘海癹机组“探路试飞”返航后,迅速召开全体飞行员大会,确定山区飞行方案。很快,在隆隆的轰鸣中,一架架直升机从停机坪上跃起,毅然决然地向救灾地点飞去。

    5月17日下午3时,阎增军机组前往汶川七盘沟村实施营救任务。

    一路上,直升机在岷江河道上空穿云破雾,机身下是城市村庄的废墟,岷江水面上漂浮着乱七八糟的杂物……这些情景让机组人员的心头隐隐掠过一丝不安。

    当直升机进入汶川七盘沟必经入口——岷江旋口时,阎增军、安洋紧握操纵杆把直升机时速减到60海里,峡谷突然变成了像蛇一样弯曲狭窄的形状,机顶的旋翼紧贴着两侧悬崖峭壁高速旋转,山体不时发出阵阵的巨响,仿佛随时有可能出现崩塌,乱七八糟的跨山高压线、突然间飘来的云朵……它们像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魔鬼,让每一位机组人员都精神高度紧张。

    突然,副驾驶安洋急切地喊道:“注意!注意!左边山上有高压线,快挂到了,绕过去!绕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在旋翼即将碰上高压线的一瞬间,直升机一个急速提升,几乎贴着高压线呼啸而过,机械师刘志权在机舱内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冲击波掀翻在地。回头看时,间隔只有二三十米的三层高压线,就那么悄无生息地横切在航线上!

    刚出生死地,又入鬼门关。一面巨大的山崖扑面而来。“注意、注意,要撞上右边的山了……”“拉起来!拉起来!”几乎是一瞬之间,阎增军用尽全力将桨距拉到极限,巨大的轰鸣声中飞机急速地爬升,机头贴着山崖呼啸而过!太险了!机组人员浑身都被冷汗打湿了。

    接连不断的险情让机组成员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本来,他们要搜寻14名台湾游客,可是GPS指定地区却一直没发现游客踪影。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了,峡谷间的水汽慢慢弥散开来,能见度已变得很低。机组成员焦急地搜索着暗黑一片的谷底,突然间,有几个缠着绷带、拄着木棍的灾民出现在山谷中,他们挥动着白布,焦急万分地向飞机求救……阎增军果断决定,先救人再继续寻找台湾游客。

    谷底乱石凌厉,杂草丛生,一时间很难找到着陆点。阎增军打开着陆灯,强烈的灯光刺破层层迷雾,直升机在谷地上空不停地盘旋、悬停后稳稳降落。舱门打开,两名重伤灾民被人搀扶着,哭着向直升机奔来,“我们得救了!”

    “那一刻,我几乎泪流满面,一种神圣感油然而来,”阎增军说,“所有飞行的危险,一瞬间都觉得无所谓了!”

    重新起飞后,天已经黑了下来。这时,指挥部传来消息,14名台湾游客在直升机到来之前,已被当地政府安全转移。机组人员长长舒了口气,在夜色中飞离七盘沟。

    上阵“父子兵”

    60岁的功勋飞行员陈贤发,从来到灾区那一刻,紧缩的眉头就没有张开过。

    老陈皮肤黝黑,走起路来腰板挺直,说话响亮又直率,典型的军人作风。他和刘海癹都是中信海直创业时候的“元老”。

    他对飞行有一种骨子里的热爱。本来最初入川的名单上没有他,但老陈执意请战。1975年河南发大水,老陈作为海军飞行员就参加了救援。“现在我身体很好,又有经验,到灾区肯定用得上。”

    奋战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陈贤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平时全力组织安排飞行,一有重大艰巨的任务,他总是首先顶上。

    “中国人的特点,就是危难时刻出英雄”,他说,仗一旦打起来,人就忘了自己,个人安危扔到脑后了,潜意识中牺牲我一个,就能挽救更多的人。也许正是这种单纯的念头,支撑着每个在抗震救灾火线上不畏生死的救援队员。

    人并不是神仙。老陈一本正经地说:“开始那几天飞行,谁不害怕?我在飞机上紧张得眼皮子都不敢眨一下!每根儿头发都往上指!实话实说,最初两天全靠老天爷保佑!”

    同样在5月17日,德阳西北山区伐木场附近,1500名群众被困在堰塞湖的河流岔口处,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亟待物资救援。而民航指挥部的消息说,当地气象条件相当恶劣。

    情况十万火急,指挥部决定陈贤发驾驶7962号飞机前往救援。

    “超美洲豹”一路向西北疾驰。老陈从舷窗中发现,救援地区山体滑坡严重,泥石流冲击过后,只剩下一条窄窄的河道,一片片坍塌的房屋惨不忍睹……飞机在浓雾中盘旋,试图找到能下降的路径。不过,由于“超美洲豹”机体较大,而飞行路线两侧悬崖峭壁造成的下降通道过窄,根本无法降落。

    不得已,陈贤发机组只好改变航线,就近飞往清平镇投放点,投下800公斤食品和饮用水。

    回到基地后,老陈建议火速派机身灵巧的EC-135型直升机前往。而他鼎力推荐的机长杨佃良,就是自己的女婿。在灾区,翁婿二人一直住在一间简易房里,一有空就交流飞行路线。既是老岳父又是老前辈,平日里,陈贤发在女婿跟前少不了“摆摆谱”。不过这次,他把伐木场“倒锥体”的山谷地形对年轻人严肃认真地说了个清清楚楚。

    此后,杨佃良机组前后三次飞往救援点,把救生衣、救生筏和给养投送给灾民。杨佃良说,当他看到拿到给养的群众向飞机长跪拜谢时,心中真是感慨万千!“救人救难给人极大的自豪感,这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向来不爱夸奖人的陈贤发,这次难得给了女婿一点儿肯定:“这小子啊,表现不错!”

    6月11日,老陈遇到了他“一生不能忘记的飞行”。

    那天,峡谷中雾气蒙蒙,能见度很低。陈贤发驾驶7960号飞机前往什坊市四坪镇运输珍稀动物。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距离救援地点两公里的地方,飞机尾翼猛地发出令人恐怖的脆响,机体开始剧烈震动。

    “尾桨故障!”千钧一发之际,老陈四十多年的飞行经验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表现出超人的冷静。“别慌!找地方迫降。”他向机组成员发出明确的指令。

    这条路线陈贤发曾经飞过一次,对地面情况还算熟悉。他记得附近有一小块空地可以落脚,没想到这时候真的派上了用场!他尽量让飞机保持稳定,不让故障再扩大,在少放了一点变距之后,飞机震动减轻了。他把高度再拉高一点,飞机摇摇摆摆地向着地面迫近。

    在落地的刹那间,“超美洲豹”的钢铁躯体终于失去控制,巨大的扭力一下子使整个飞机侧翻了出去!在生死时刻,老陈及时切断了电路油路,使得600多磅未烧完的航空燃油没有爆炸。舱内人员陆续钻出还在冒烟的机舱,大家惊魂未定。机上14名成员幸运地逃离死神的魔掌,老陈是最后一个爬出机舱的。最后的危急时刻,在一高一低两小块空地上,陈贤发清醒地选择了低处,他竟然还想到为后续的救援飞机留出降落点!

    陈贤发机组创造的直升机尾桨空中故障后迫降成功并避免重大人员伤亡的奇迹,受到了国家民航局领导高度赞誉。李家祥局长紧紧握着老陈的手动情地说:“感谢你以精湛的飞行技术,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果断处置。7960机组人员临危不惧,面对严峻考验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整个参加执行抗震救灾飞行任务的民航系统直升机队伍突出表现的缩影。”最近,老陈本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经过这次惊险飞行,老陈改了个习惯:一向注重身体健康的他,平常烟酒不沾,现在别人敬酒时,也愿意喝上几杯。“不好意思拒绝了,能喝上这酒,那是万幸啊!”他开玩笑地说。

    有人问他:“后怕吗?往后要少飞点吧?”

    陈贤发幽默地回答:“这种险情我们都能战胜,再飞就更有信心了,多飞才对呀!”

    中信的战斗力从哪里来?

    非常时刻必须非常应对。

    山区飞行条件完全不同于海上,那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吧!

    几次飞行后,大家已经摸索出一套“灾区飞行预案”:靠右飞行法则;设定山谷航线高差,形成固定航线;限制载重量;随时检测不稳定气流;区分高压线的迎光面和顺光面……另外,每架直升机配备的两名驾驶员,要依据飞行员资历、特点和对山谷线路的熟悉程度随时调整,形成最合理的搭配。

    但是,规定总是被打破。情况太过复杂,完全按程序来不可能!面对灾区的惨状,驾驶员总希望多拉几名伤员走,可机舱已满载,就估摸一下油量和重量,“行不行,提起来看吧!”炸药、汽油和各类救援工具,这些物品往常飞行绝对禁携,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拉上就拉上吧。

    还有一次,机组去抢救野生动物—两只大狮子。这俩大家伙本来打了麻药,但不知怎么在空中醒了过来,又吼又咬,暴跳如雷,恨不得闯出铁笼子……下来清理机舱时,机务人员竟然捡到了一颗硕大的狮子牙!

    刘海癹说,队伍战斗力强不强?要在火线上考验出来的。几个战役打下来,不会不懂的,会了懂了;当初的新兵蛋子,成了行家里手和钢铁战士!

    信心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可以算是中信人在救灾前线的收获之一。

    救灾前三天,飞行救援条件最艰苦,情况最复杂。每次飞行员出发,或者顺利返航,在机场边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李士林。

    作为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海直公司董事长,这位长期为糖尿病所困的“老班长”,分分钟都没耽误,第一时间赶到广汉机场,全力指挥一线救援。

    白天,安排救援计划的部署,看着一架架飞机起航,又迎接每一架航班归来;晚上,和大家挑灯夜战,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夜里,他和所有飞行员、机务人员一样,在机场边的简易帐篷里露宿,其实根本睡不着,因为蚊子一宿都没歇着。

    海直公司前任总经理李建一,此时一直跟随在李士林身边。他说,早晨起来时,董事长腿部严重浮肿,需要人搀扶才能站起来。“但他不肯让别人知道,要稳定军心。”

    机长闫增军说,那时候余震不断,情况混乱不堪,谁心里都没底儿,可董事长在那儿,表情很坚决,说“这就是打仗,要打持久战,先把工事建起来”,非常鼓舞人心!

    在李士林的协调和指挥下,在广汉民航学院的操场上迅速搭建起了80间抗震简易屋。

    这时,中信集团“大家庭”的协作精神显露无遗——中信国安峨嵋山项目公司火速抽调了突击施工队,中信房地产公司、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负责资金支持、物资配送。仅仅20个小时,飞行员们的“抗震同心屋”就盖起来了。其中48间,中信主动捐给了民航系统指挥中心调配。正是这些简易房,形成了民航系统的“抗震救灾基地”。

    一向爱开玩笑的李士林,在灾区的几天中,一个笑脸没有。正是这位神情严峻、站在机场边久久注视着飞机起落的老人,使得中信抗震救灾团队的战斗力注入了不屈的信念。

    身先士卒,这正是中信人的信念的集中体现。

    抗震救灾是中国人大团结、大协作的一次艰苦卓绝的生死考验。前方和后方、火线和后勤,都必须全力配合,才能实现救灾的最大效率。

    中信海直战斗在救援前线的空地勤人员,驾驶“神鹰”出生入死地执行任务,为灾区同胞架起一条条空中生命通道;负责后勤的人员搭板房、备医药,竭尽全力为一线提供保障服务;留守后方的人员身兼多职,担负起生产经营的重任。“战士”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也没有一个人拖过后腿、动摇过军心。

    中信海直总经理唐万元说,海直公司的业务特色,决定了不论前方、后方都不能有一丝松懈。海直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运送海上石油平台工作人员,尤其是风暴来临前夕,差一分钟都可能酿成巨大的灾害。

    抗震救灾期间,海直公司主力飞机都到前方了,但后方的正常海上作业并不能减少,只能加班加点地干。很多次,飞行员都是凌晨两三点才从海上飞回来,机务人员则要24小时连轴工作。“工作强度和压力翻了几倍,但大家都扛住了,而且斗志昂扬!”唐万元说,再困难,中信海直也要坚守商业信用,这是企业的底线。

    他格外感谢海直的重要客户——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我们撤了一半飞机,人家租金一分钱没少给,回来后还请我们的飞行员吃饭庆功,让大家个个心里热乎乎!”

    有责任的企业,就能赢得尊重;重信用的企业,就会收获客户的信赖。即便在抗震救灾的非常时刻,中信集团也决不背离自己的商业原则。这一点,应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克难攻坚的集体所秉承的企业哲学。

    信心、信念和信用,正是中信集团上上下下所具备的旺盛战斗力之源头活水。

    有灵魂的企业

    一直以来,军人出身的陈贤发都有个疑虑:那些喜欢染头发、爱玩电子游戏的“80后”,能让这个民族长出息吗?

    在抗震救灾一线,老陈的顾虑消除了。

    “看到好多孩子,志愿者、兵蛋子,岁数都不大点儿,男孩儿女孩儿,那种奋不顾身救人的劲头,确实让人佩服!”他说,灾难面前最能体现人的精神,“看来是时候不到,国家真有难了,年轻人的脊梁骨就能硬起来。”

    7960号飞机紧急迫降时,进入中信海直才一年的胡安纲随机执行任务,左额被飞起来的铁锹铲掉三寸长头皮,血流满面,可他忍着剧痛,仍拍摄了两百多张现场照片,为善后调查留下了第一手资料。

    飞机坠地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副驾驶安洋脊柱爆裂,疼痛钻心,被紧急送进医院救治。本来,这个家中的独生子是计划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去领结婚证的。小伙子对医生没提任何要求,就是一点—“飞行是我的事业,一定要让我重新飞起来!”

    还有何泉、马涛这些“空投手”,每次执行任务,腰里只系一根带子,冒着被强大气流掀出舱外的危险,不停地投放物资、抢救伤员……

    说起这些身边的年轻人,陈贤发感慨万端。

    当年,从海军航空兵退役,脱下军装组建海直公司时,老陈心里还十分不舍。“我是农民的儿子,部队培养了我,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当一辈子飞行员!”

    多年来,他坚持在工作中把军队的传统作风保持下来,选飞行员、日常训练、生活起居,包括开办空勤灶,老陈永远放不下曾经的军旅梦想。“飞行员都是国家的宝贝,平常看不出来,一到紧急时刻,拉出来就是能打仗、能战斗的队伍!”

    在和平年代,他们是建设者;当战争来临,他们就是个顶个的战士。这无疑是中信海直的企业灵魂深处最本质的东西。

    进一步说,中信海直的光荣传统和企业文化,也是“中信精神”的一种浓缩体现。

    在全球化的商业时代,企业文化的归属并不是没有边际的。事实上,真正以民族精神为依托、以国家利益为纽带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更能走好走远。本土的根扎得越深,在全球市场长出的枝叶才越繁茂,这本来并不是复杂的道理。

    抗震救灾,给了真正有着中国精神的企业以机遇,让他们在灾难面前认清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企业灵魂的最终归属,更唤起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勇气和斗志。

    其实,新中国的工商业、制造业的起点,就是同军工、战争和担心落后挨打连在一起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是中国企业的底色和特征,也铸造了他们今天的辉煌。中国企业当然不会丢掉这份珍贵的遗产。

    从灾区回来,陈贤发总是深感内疚。紧急迫降虽然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挽救了机上14名成员的生命,但“超美洲豹”的旋翼被折断了。“毕竟我是驾驶员,飞机是我一生的最爱。”

    因为一直对家里“隐瞒不报”,多年来为陈贤发提心吊胆的老伴儿,这次真生气了。“退休年纪到了,别飞了!做点别的事儿吧。”她下了“通牒”。

    老陈没搭话。可心里话说:“我都飞了快40年了,啥都可以不干,惟独飞行,真是放不下啊!”

    一个真正的飞行员的翅膀,永远不能被折断!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