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处农具秀
穿过这家农户的3道窄门,一个大院子出现在眼前。墙壁和地上摆满了各式农具,式样虽多,但井然有序,看得出这里经过主人精心布置。阳光透过院子顶棚的遮阳板,给所有的物什都蒙上了一层愉悦的绿色。
“我这里的农具是最全的。看看见过多少?”这个年逾花甲的老人颇为自豪地说。
的确,旧时田间地头的农具,贩夫的行头,店铺作坊的装备,大户小家的日常用品,均可在此找到。小到纺锤油灯、中到石磨碌碡、大到马车拖拉机,在东墙根下,还安置了一个辘轳,木桶系着井绳放在井台上,一幅恬淡的乡村图景立现。
这里的每件物什,王金红都能说出一大堆历史。他随意地走动着,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有时还会说上几句什么。犹如慈爱的父亲,欣赏着自己的孩子。
院子中间摆放着一辆马车。半米高的轱辘上铆着一圈铁钉,车身上雕着花,敞开的车厢上,还铺了一条麻袋。车辕套在一匹水泥塑的灰色小毛驴上,毛驴则栓在一颗小树上,栩栩如生。
老人坐上马车,扬起鞭子,皮制鞭梢在空中打了个响。“除房产外,这是以前大户人家最值钱的家当了。”他说,“这相当于现在的高级轿车,大户人家的小姐出门坐的就是这个,有身份。”
可轿车和这个农家老汉却从没有什么关系。眼前这辆豪华的马车,年轻时的王金红“想都不敢想”。那时,要想拥有一辆这样的马车,得付出15石米的代价,“相当于6个人一年的口粮”。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王金红很早就有成立一个农具博物馆的想法。不过那时,他还是山西长治市张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日常事务缠身,有心无力。自2003年退休后,他才得以圆梦。
每走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留意当地的农具,看到新鲜好玩的,他就带回家。每听说某地有一件不常见的玩意,他也会不辞辛苦赶过去,感觉中意,他就想方设法弄走。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听他说的多了,也会间或给他带来一些小物什。如此5年,终于小有规模。
日子久了,收集的农具多了,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一些机构甚至还多次借用他的农具搞展览,借可以,“但想要上几件?没门!”
白天,老人家的大门,永远都敞开着,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来访者,他都热情接待。他会详细地介绍农具的来历、用途等。谈得高兴了,他还会给来者沏茶、敬烟。一些人留下啧啧的赞叹声,一些人当面夸奖王金红“了不起”,他就会在这些赞叹声中得意上好长时间。
不过,来者多是怀旧的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懂得欣赏这些东西了。曾有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看到他收集的牲口眼罩,顺口就冒出了一句:“那个时候就有乳罩了呀?”
类似荒诞不经的发问多了,便让王金红产生了隐忧,“现在机械化,古老的农具都快灭绝了。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养活我们的了。不能忘本呀。”老人说。
上个星期天,在当地借读的200余名汶川灾区的中学生分批到他这里参观。他准备了一大堆矿泉水,为每一个学生都塞上一瓶。
这些孩子们从未见过这些流行于晋东南一带的农具,东摸摸,西瞅瞅,动动这个,瞧瞧那个。几个孩子还学着他的样子,坐在马车前辕上,抡起鞭子赶起了马车。
学生共来了四批,他迎来送往,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孩子们的提问。忙活了一个上午,老人实在累了,但他还是舍不得歇着,站在一旁,着看孩子们的热火劲,憨憨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