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预备役高炮团
创新编兵模式见成效
在这32名肩扛“Y”字军衔的预备役军官中,有15人的文化程度都在本科以上,其中有两名研究生,一名电子技术专家。
然而,该高炮团刚刚组建时,基层预备役军官80%以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底。由于本地大量专业人才外流,许多战士退伍后滞留外地打工,在不少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上几乎出现无兵可编的局面。
2005年年初,新的高炮火控操作系统配发后,上级要求该团指派10名自动化控制专业的预任军官参加新装备操作培训。可团领导对照基层预任军官花名册反复研究,却始终凑不齐符合条件的人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加快,兵员流失加剧,而部队装备的科技含量却在逐步提高,不少曾在部队服役多年的老兵也“玩不转”新装备,个别单位连高炮专业的预备役战士也难以满足基层营连的编兵需要。
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就必须让高素质的人才进入预备役部队。为吸引人才、抓住人才,该团党委开拓视野,创新编兵模式,把编兵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个体企业转移到国有企业;把兵员的专业结构从技能型向知识型、信息型、专长型转变。
新飞集团是当地企业的“龙头老大”,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聚集了大量电子技术尖端人才。高炮团就主动上门与企业领导沟通协商,很快将该企业22名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和9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文凭的技术人员编入预备役部队,并结合部队的专业进行培训和演练。
火控和雷达指挥系统是高炮的关键部位,操作的专业性较强,人才也最为缺乏。新乡市高速公路管理局有个叫邢永杰的工程师是火控方面的专家,高炮团里几次想把他编入预备役部队,而管理局考虑到工作较忙没答应。
这天,高炮团党委领导到公路管理局“三顾茅庐”,亲自再请邢永杰。看到团领导这么诚恳,邢永杰爽快地答应了。他利用业余时间手把手地帮带技术骨干,很快培养出一大批火控技术人才,解决了长期影响训练成绩的关键问题。
通过多方协调,寻访人才,仅去年一年,高炮团就从地方高校中选拔了博士1人、硕士7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0余人充实到各类岗位上。
一次,上级组织了一批高炮专家到部队巡回讲授高炮信息化知识,由于时间紧,原本没有安排到预备役部队讲课的时间。可专家们一下车就发现,高炮团的领导们早已恭候多时了。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专家们不仅破例专程到团里上了两天课,而且还与团里建立了长期联系,用3年时间为该团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小专家”,为基层营连的信息化操作训练打下了基础。
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该团党委还采取选派预任和现役干部到军事院校学习,到作战部队挂钩代训等方式,组织人员重点对信息化理论、军事高技术知识、反恐维稳等18门课程进行学习和训练。今年4月,该团完全实现了《基层预任干部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基层预任干部已100%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预任军官95%以上能胜任岗位要求。
10年前,高炮团刚刚组建时,一辆“解放”可以装走全团的家当。10年后,“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来自总部、军区、省军区颁发的46块荣誉匾牌,见证了高炮团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