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上海某后勤训练基地结合战场培养人
这一天,刚刚上任的空军上海某后勤训练基地主要领导决定对支援队进行一次不打招呼的考核。
“某机场加油线被炸,命令油料应急保障战略支援队立即对进驻机场的新型战机实施机动保障!”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台多功能管道加油车驶向跑道,迅速为新型战机实施加油作业。
“停!”严厉的叫停声使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看似整齐划一、动作标准的演练为何被叫停?原来是加油车停放的位置不统一,不标准,许多加油车停放的距离大大超过了安全距离,稍不注意就可能刮碰到飞机。
空军上海某后勤训练基地是空军唯一的油料技术兵训练单位,担负着油料专业技术兵培训、士官复训、新装备教学和多机种综合保障等任务。
作为专业的保障训练基地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该基地党委在分析原因时发现,近年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多功能管道加油车、飞机油料回收车、机场野战油料补给系统、飞机附油加油车、油料化验车等新型油料保障装备大量引进,油料保障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基地的油料保障人才不少,但合成训练少。为数不多的训练,也只是在自己的操场上,对一架摆放了多年的老式飞机进行油料保障演练。而对未来可能保障的新型战机,大部分官兵连见都没见过。加油时,车辆应该停在什么地方,飞机上有几个加油口,他们一无所知。一旦上级需要他们参加作战保障,这样的状况岂能完成任务。
以这次演练为契机,该基地党委要求支援队紧紧围绕空军转型建设、多机种联合作战对地面油料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模拟主要作战方向的战场背景,制定出一套成体系的作业规程、使用规范和考核评估方案。
支援保障队不负众望,成功编写出《机场应急油料保障分队运用研究》、《外军油料规范》等100多万字的资料,成为军队机场应急油料保障分队建设、训练的标准规范。
加大教学的科技含量,用新方法学习新知识。国庆前夕,笔者在该基地多机种油料装备仿真训练装置教室里看到,刚刚特招的44名油料专业士官正在进行油料保障机上模拟考核。当教员分别设置完考核题后,各种油料保障装备的工作录像实时显示在学兵面前,当进入到需要学兵动手操作时,录像便暂停,请学兵以触摸的方式点击需要操作的开关部位,模拟实际操作。15分钟后,44名学兵的考核成绩,以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出现在屏幕上。
据该基地苏政委介绍,在这套由基地和有关部门联合研制的仿真训练装置上开展训练,不仅可以使学兵与空军最新油料保障装备“亲密接触”,而且由于直观、易懂,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
把保障任务与部队的需求结合起来,延伸保障线,是该基地正在努力探索的新型保障方式。
今年6月,该基地在部队调研时了解到,目前部队使用的航空液压颗粒污染检测仪灵敏度高,很好用,但由于操作界面全部为英语,操作复杂,大部分单位只有技术人员才会使用,战士普遍感到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如果能将操作界面全部汉字化,不仅可以方便官兵操作,还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有着空军级专家头衔,曾任空军油料研究所所长的基地司令员张晓钟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亲自带领化验教研室教员、硕士研究生许志国,重新编辑软件,重新设计结构,经过3个月的攻关,一个全新的检测仪样机终于诞生了。
“让教学与军队的发展实际需求接轨,让科研直接为官兵服务,让训练场与战场无缝连接,是我们探索和努力的目标。”该基地政委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