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奥运报道第一线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体育组现有7名记者,其中有年近六旬、采访过多届奥运会的资深记者汪大昭,有王霞光、许立群、李长云、薛原、陈晨曦等青年记者,还有季芳这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一年的新兵。在此次奥运报道中,他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
57岁的汪大昭被同事尊称为“汪老”。奥运会期间,他负责给几个版面配言论。“‘汪老’为了奥运会,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体育组的同事说,一天深夜,汪大昭在写稿子时,突然合上笔记本,坐在桌前叹气。同事问后才知道,他接到家人电话,父亲在家中晕倒,被送往医院。在尽力稳定情绪后,汪大昭打开笔记本,坚持写稿。第二天,汪大昭一大早就去医院看望父亲,当大家来到主新闻中心工作间时,他却已经在那里继续工作了。奥运会期间,汪大昭有4个亲人分别病倒住院。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汪老基本没回过家”。
奥运会期间,体育组的7名记者驻扎在主新闻中心,“每天早上吃一顿饭后,不知道下一顿什么时候吃”。他们坚守在采访第一线,从各个赛场发回大量鲜活生动的报道和精到的赛事评论及高水平的图片。在《人民日报》奥运报道中,半数以上的稿件是他们采写的。“每天起床后,谁去做什么,根本不用交代,大家背上包就走了。”李长云说,“赛事报道虽然繁杂,但我们没有漏掉过重要的信息。”
据悉,人民日报体育组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从3年前就着手准备了。汪大昭说:“我们经过了长期积累和磨合,非常默契,这次报道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2005年8月8日,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3周年之际,由体育组担任所有编采工作的人民日报《全景奥运》正式创刊。3年来,《全景奥运》共出版97期,报道内容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等,堪称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的全景式记录。
2006年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由体育组集体撰写的关于奥运报道的文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准备好了吗》,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北京5年来的筹备,并对今后需要不断加强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文章刊发后,得到中央领导和中宣部的高度好评,“我们准备好了吗”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语。
2008年7月14日,体育组集体采写的独家深度报道《总设计师的奥运情怀》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饱含深情地追忆了邓小平对中国体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杰出贡献,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
在此次奥运报道中,人民日报奥运报道领导小组由总编辑吴恒权和几位编委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下设编辑组、采访组、策划组、评论组和保障组,报社记者、编辑、后勤服务人员共280多人全程参与奥运报道工作,队伍规模创人民日报历次重大宣传报道之最。许立群说:“我们是冲在最前线的几个人,只是整个报社奥运报道团队里的一小部分。”
2008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创办《奥运特刊》,每日两个版,7月21日起增加到每日4个版,截至8月7日,共推出了112个版。从8月8日到8月25日,《奥运特刊》扩大为每日12个版。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报道共使用版面288块,刊发报道和文章1042篇,图片1062幅,评论186篇。从版面到稿件,都是历次大型报道中最多的。
其间,人民日报发挥评论优势,连续发表评论文章,突出奥运报道的思想性。奥运会前,在倒计时一个月、20天和10天之际,人民日报分别发表《北京拥抱奥运会》、《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北京乐章》和《绿色、科技、人文:奥林匹克之梦的北京版本》,深入阐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大意义。8月20日发表的《穿越灾难迎接光荣──写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百日之际》,从抗震救灾和奥运盛会两个赛场论述和展现中国精神。8月26日《北京,新征程的又一个起点》一文则盘点了奥运留给中国的精神遗产,思考“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如何前行。这些重要评论饱含着体育组的辛劳和智慧。
残奥会开幕当天,《残奥特刊》以整版报道深入解读运动员入场式及点火仪式、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描绘和诠释,再现了开幕式盛大感人的场景。有读者评价说:“人民日报对残奥会开幕式的报道也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样,精彩夺目,引人入胜。”在残奥会报道中,为实现“两个奥运,两场报道,同样精彩”,体育组连续作战,在每天推出的4个版《残奥特刊》中,设置超越之星、残奥进行时、心有所动等10余个新栏目。据不完全统计,各版共刊发了与残奥会相关的报道380篇,言论近50篇,图片220多幅。无论是版面数还是用稿量,都创下了人民日报残奥会报道的最高纪录。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