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中国青年的名片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上,那道亮丽的风景线——上百万中国志愿者笑容可掬、热情洋溢的形象,以及无处不在、体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海内外广大宾客的由衷赞叹,连个别原本对中国不怎么友好的国外右冀人士也罕见地说了赞扬的话。“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新北京,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全新的中国。这一巨大的效果,是任何写在纸上的东西都难以办到的。
同样,在今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难当中,志愿者的表现也是不同凡响。这些志愿者在灾区抢救伤员,抚慰生者的出色表现,与人民子弟兵的勇敢表现一起感动了全世界。这些志愿者有的是刚刚从废墟里爬出,有的是从外地奔赴灾区。这些自发行动的志愿者成千上万,有的徒步前行,有的驾车前往,但都表现了与死神赛跑而不顾其他的坚毅品质。他们像一股洪流,源源不断地奔向灾区,让省长都感动得落泪。
再往前,在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冰冻雨雪灾害时,在河北省唐山市,有13位农民于除夕夜告别家人,租车奔驰上千公里,在灾区一干就是20多天。13位农民志愿者一时在全国成为美谈,成为感动中国的勇士。
如果说这些志愿者的涌现,是伴随着国家的大事而生的话,那么,当我们放开眼界,深入到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观察,就能发现,在中国,志愿者活动已是如火如荼,遍地展开。
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林林总总,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志愿者历史上,青年志愿者是一支开风气之先,组织广泛、动员有力、活动内容丰富的生力军,是志愿者事业中十分重要的力量。15年前,是中国青年首先开展了志愿服务。在走过了15个光辉的年头后,今天,中国青年中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000万,蔚为壮观,构成当代青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一道风景。
奥运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海外服务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助学志愿者、助困助残志愿者、社区“一助一”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青少年维权志愿者、“爱心助成长”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工作走向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新高度。
“鸟巢一代”、“爱心天使”,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表现,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许多人在网上感叹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青年志愿者的影子。他们很平凡,他们很普通,他们做的事情很简单……但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多了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样的色彩……
今天,《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正式发表,它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这对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而在此前,团中央已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全团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加强志愿服务基本建设,全面深化各项重点工作,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做强青年志愿者事业,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继续保持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中央、团中央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大力发展志愿者事业,有勇气努力做到“让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中国青年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