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
星期

华中农业大学:花开一百一十载

王从严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1    [打印] [关闭]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

    从1898到2008,这所农业大学110年的步伐始终如一,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牢固地坚守着自身的社会坐标,默默地践行着一所农业大学的责任与使命。

    一百一十年风雨——实干兴校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在清末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897年张之洞开始筹设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正式开学招生,从此开始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其后发展为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湖北省立农学院。

    1949年武汉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学校。1952年,教育部决定以湖北省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及其他院校相关系科为基础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学校创立、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实干。张之洞在晚清高度歧视农业的社会氛围中,“突发奇想”办农务学堂,是因为他认识到“窃唯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农务尤为中国之根本……”,他提出的“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的主张,折射出实干兴邦的思想。此后的百余年间,学校的继承者一直坚持实干兴校,最集中的体现是师生员工都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原校长张端品担任校长十余年,每天都会很早起床,在校园里先转上一个小时,校园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他都了然于胸。作为农业大学,学校的办学经费十分紧张,老师的待遇比较低,但张端品有一句名言:少消费,多干事,勒紧裤带搞建设,优先保障教与学。在他的带领下,一流水准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基地、学生宿舍等先后拔地而起,而所用经费,绝大多数都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唯一的一笔贷款用于了新图书馆建设。

    110年的风雨兼程,今天的华中农业大学已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的20多名教员发展为拥有5名院士、1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名长江学者等一批优秀师资组成的共1300名专职教师队伍。学校现有15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8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5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从当初单一的学科结构发展到现在的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体系。

    一百一十年育才——情暖学生

    华中农业大学的教职员工有一个“潜规则”:视学生如己出。

    在学校“那时那人、这时这人”老少校友恳谈会上,一位1952级的校友说:当时的班主任(辅导员)有“五同”,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锻炼,而今天,这项制度还在坚持着。

    50多年来,学校领导集体每年都和寒假留校学生一起过春节、吃年夜饭;坚持元旦和学生联欢,和学生一起敲响新年钟声,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50多年来,学校领导坚持带领老生给新同学打扫学生宿舍,并要求一尘不染,让新生一进学校就感受到家的温暖;

    50多年来,校领导听课制度始终没有中断,新学期学校领导集体到课堂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次;

    50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冬天给贫困学生发棉衣棉鞋棉被,绝不让一名学生挨饿,绝不让一名学生受冻……

    贵州籍的一位同学三个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因为“在学校过年的感觉真的好温暖”。去冬今春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到出行,学校将650名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都作了周密安排,学校领导、老师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给他们压岁钱,一起参加文娱活动,还邀请到家里看晚会等,“有老师因为太累,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竟然在凳子上睡着了。那一幕我今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同学说。

    在学校的校园巴士上标有一句话:人人都是育人环境。这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的专家教授在获得各种奖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先把奖金捐给贫困学生。张启发院士将何梁何利进步奖20万港元奖金全部捐出,用来奖励优秀贫困生;傅廷栋院士捐出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40万元,设立贫困生自强奖学金;植物科技学院教师与学生组成“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48名教师和干部同68名经济困难学生结对,资助金额超过15万;全校近百个党支部结对班级,全面帮助结对贫困学生……

    一百一十年坚守——面向三农

    “宏农学,扬国光,日新永无疆”,朴实无华的校歌唱出了全体学子的心声。

    追溯学校110年悠久的办学历程可以发现:农务学堂时期,学生在农村积极进行农机服务、栽培技术推广;抗战时期,学生纷纷走向社会大课堂,走向农村,用实际行动为民族自强服务;华中农学院成立后,全校师生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全国广大农村和农业科教战线,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陈华癸先生终生奔波祖国的大江南北,是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级教授章文才先生90高龄还带学生奔走在田间地头,深受果农爱戴,被称为“中国柑橘之父”。在他们的熏陶下,面向“三农”已成为该校学子的基本品质。

    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六个一”,是人们对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形象说法。这些成果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围绕一个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发展模式上。

    2008年春节前后,当一场大雪阻挡了无数人的回家之路时,校长邓秀新院士走出温暖的家,随身携带GPS,一路雪、一脚泥地在抗灾第一线奔走了8天,行程数千公里。

    “农民是我的朋友。”生长在农村的邓秀新对农民有着朴素的情感。果农到苗木公司引种,一个品种至少要五六千元钱,甚至上万元。长期以来,邓秀新一直坚持免费为贫困地区的果农提供良种种苗,他的足迹遍及全国主要柑橘产区,为中国柑橘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

    早春三月,油菜花开正盛,学校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你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头发已泛白的老者,头戴草帽,脚穿胶靴,带着学生下田做实验。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1991年,傅廷栋获得国际油菜领域最高奖——杰出科学家奖,成为该奖设立20年来获奖7人中唯一的亚洲人。因为其在我国乃至世界油菜的生产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杂交油菜之父”。

    2008年5月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大教授张启发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在国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介绍学校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4项重大突破。目前,张启发院士的团队又提出了绿色超级水稻战略,构想绿色超级水稻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耐旱,这将有效地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尖锐矛盾。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当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国家有关部门急招学校熊远著教授等商量应对之策。以熊远著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制定了《生猪交割质量标准》和《生猪交割质量检测技术规程》,我国第一个商品猪产业标准由此产生。由于他对养猪事业的杰出贡献,熊远著被誉为“养猪界的袁隆平”。

    “当农村母猪因传染病大量死亡时,我就明确了工作志向,那就是兽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一直称自己是“兽医”,但正是这名“兽医”,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的原因,分离鉴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了疫苗,提出了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并全面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生产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教育部部长周济参观学校时说:“华中农大的科研成果既是‘顶天’的最前沿的成果,又能‘立地’与生产实际结合,他们就是拿着这些成果上山下乡,帮助一方农民脱贫致富的。”

    一百一十年精萃——责任第一

    责任与能力同等重要,这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校党委书记李忠云教授说:“培养真正的人才是任何一所学校的核心职能,也是学校作为社会单位的终极目标。真正的人才有很多标准,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强烈的责任心,特别是对公众、对社会的责任心。”

    李昌平,60后,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一名平凡的学生,毕业后,他没有追求仕途升迁的浮躁,也没有追求政绩的急功近利,而是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在给前总理朱镕基的信中,他写道:“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00年12月,李昌平以37.85%的高得票率当选《南方周末》与新浪网评出的“2000年度人物”。一位投票人说:“选李昌平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他那种堂·吉诃德式的举动,也不在于引发了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最重要的是他把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讲实话的基层官员。”“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第一是良心!第二是良心!第三还是良心!所以我投李昌平一票!”

    师智敏,70后,果树学专业的毕业生,咸宁市天人有机果业公司的董事长。

    当年他被一所著名的工科院校录取后,主动转学到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在转学申请书上,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热爱农村,我必须走自己的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里,农业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农村不仅仅需要拨款,更需要人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不但自己致富,还带领家乡农民富起来。

    赵福兵,80后,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忘我工作,倒在了讲台上,用年轻生命谱写了支援西部的壮歌。

    杜翔,80后,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农村工作,通过努力,致富一方,被评为全国“十大村官”。

    徐本禹,80后,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义无返顾地走进大山支教,感动了中国。

    王凤竹,80后,因为在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方面的优秀表现,当选为联合国环境署青年顾问,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奔波效力。

    110年来,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凝练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农业科技、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