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要做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区
2002年,硅谷风险投资大师、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卢卡斯来到中关村,当一个27岁的从美国硅谷回国青年刘昊原用地道的英语,详细回答了他关于计算机数据无线加密传输技术的考问后,卢卡斯在当晚北京市政府的招待宴会上说出了这样的话:“在Henry(刘昊原)的身上,我看到了25年前自己在硅谷创办甲骨文公司时的影子。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让他成为我的公司职员,退一步可以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他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认为,这说明中关村的人才质量,已经吸引世界级科技大师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大批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再次在中关村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中关村作为全国人才高地的形象更加突出。但戴卫认为,要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中关村还需要吸引高端领军人才,从而使中关村到2020年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区。
“生死攸关”的人才观
10月9日,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成就展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展。刚进展厅,一排展示中关村20年历史的图片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陈春先的照片,这是一位已故4年仍时时被纪念的先驱。
陈春先有两个身份,一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二是“中关村民营科技第一人”。后面一个身份,远比他的第一个身份更具有历史意义。
1980年10月,深受美国“硅谷现象”启发的陈春先,组织召开了等离子体学会常务理事会,他宣布成立等离子体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率先提出“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民办企业原则,同时还提出“要在中关村学习硅谷”。然而,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先进技术服务部”事件在中科院引发了争论,但陈春先的坚持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明确批复,批复肯定了“陈春先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一批复,也大大推进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园区的最终成立。
“对于中关村来说,陈春先就是个伟大的先驱者。”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说,陈春先一开始就奠定了中关村人才的基调,那就是技术加市场的创业,而后,中关村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一条街,高科技企业一个个萌生,这里一直是创业先驱的主要战场。
据夏颖奇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科技人员冲破旧体制,走出教学楼,下海到中关村,以柳传志、王选等民营企业家为领军人物的创业者,一时被誉为“知识英雄”,他们在当时都是既有技术又有市场眼光的高端人才。而在1999年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后,大批怀揣着创业梦想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关村聚集,使中关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夏颖奇说,“人才的聚集,关乎中关村的生死存亡”。
人才高地得天独厚
如今,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的人才高地,不仅能吸引大批国内优秀高水平、高素质科技人才,而且还能吸引到大批优秀的“海归”。
1996年,何忠义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三年级的博士生。但他在该年做出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还有一年就可到手的博士学位,去加拿大留学,学习如何创业。一年后,他考上了加拿大麦吉尔商学院,拿到MBA学位后,他又专门学了一年的计算机。
2001年11月,学成回国的何忠义,辗转北京、上海、深圳各地调研,为自己将要创办的公司选址。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中关村,因为这里不但有人才优势,而且是全国软件业最发达的地方,综合环境最好。2002年4月,他在中关村创办了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锁定数字化校园为创业方向。
这些年来,选择到中关村创业的“何忠义”们已经蔚然而成群体了。
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生服务总部主任颜梅说,目前,园区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员9800人,创办海归企业4500家,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孵化器已达25家,总孵化面积55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1500家,累计孵化企业2200多家。
她说,近年来,海归落户中关村进行创业呈持续高涨之势,2007年,留学生服务总部接待咨询来访就达6530人次,园区在这一年最终吸引留学人员1200人,他们创办海归企业540多家。
中关村拥有以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数十所国内最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这里有大量的高水平教授、研究员,以及每年培养出的大批高质量毕业生。夏颖奇认为,“海归”之所以愿意群集中关村,归根结底还是这里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成就事业的平台,“单就这点来说,中国不可能复制出第二个中关村。”
本土人才和国际人才的竞相激荡,让中关村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海归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而使中关村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夏颖奇说,市场经济的规律永远是资源不断向优势地区配置,“这么多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向中关村聚集,说明中关村形成了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这也是中关村成为我国人才高地的根本原因”。
新人才观着眼于高端领军人才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园内,共有2.2万家企业,从业人员约100万。在这100万人中间,拥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约有1.1万人,拥有硕士学位的约6.8万人。
但夏颖奇仍不满意,他认为,从知识结构来看,博士和硕士的比例还不算高,“只有在规模的基础上才能出尖子,只有人才结构更上一个台阶,中关村才更有可能出现我们急需的高端领军人才”。
究竟哪种类型的人才才算高端领军人物呢?戴卫认为,高端领军人物,就意味着他们的创业,能够影响世界产业格局。
着眼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新的战略定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区,成为国际性领军企业的发展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产业的辐射区。
从这点来看,中关村可谓雄心勃勃。
据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关村正在制订聚集培育高端领军人才的政策,计划在未来几年,聚集5个由战略科学家和高端领军科技创业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所和科技研发中心。同时,聚集50个由高端领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聚集50个由高端领军科技创业投资家和科技中介人才领衔的创业服务团队,力争使中关村的层级更进一步。
夏颖奇认为,高端领军人物一定要有国际化视野,由此他也特别看重“海归”的作用。
“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中关村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他认为,“海归”们出国前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国后又大部分在著名学府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他们既有国外科技前沿的实践经验,又有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深刻理解;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又有与国外专家和公司业务的广泛联系。
夏颖奇说,正是由于有了海归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和创业激情,中关村才有了邓中翰的星光系列芯片、张朝阳的搜狐、李彦宏的百度、严望佳的网络安全、李德磊的方舟一号芯片……这些人都是中关村的佼佼者。
但戴卫认为,中关村还得继续努力,还要创造各种条件去吸引一批高端领军人才,这样才能让中关村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