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中关村——20年走出创新之路
2008-10-14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诞生。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逐步形成今天“一区十园”,空间面积为232.52平方公里的跨行政区域的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年发展,中关村坚持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

    20年勇于探索 中关村走出创新之路

    北京的中关村地区是中国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为中关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凭借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中关村先后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0年至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8年至1999年)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1999年6月至今)三个发展时期。

    1980年10月,曾两次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开办了北京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这是中关村地区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从商”的行为在当时倍受争议。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鼓励、支持陈春先创办技术服务部的批示精神,通过媒体报道直接传达到基层,科技人员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行为被充分肯定。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引发了第一次科技创业潮,一批满怀振兴中华积极性和改革开放锐气的科技人员,从首都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下海创业。这一时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主要是围绕电子计算机的引进和应用进行技术开发、电子产品交易、技术咨询和服务,出现了一批技术服务公司和电子产品市场,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一条街”。

    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简称《北京试验区暂行条例》),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北京试验区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由此,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峰,更是在全国掀起了第二次科技创业的热潮。经国家科委批准,在1994年和1999年分别两次调整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域范围,形成了“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99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请示》,提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即“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简称“一区三基地”),并提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和措施。6月5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要求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当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1999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充分肯定了科技创业的方向。大会以后,全国各地迅速形成了新一轮的科技创业高潮,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大批留学人员从海外回国创业。这个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在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移动通讯标准等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环节取得了技术突破,涌现出了龙芯、方舟、中星微、曙光、闪联等一大批优秀代表。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其他产业领域,科兴、英纳超导公司、有研半导体公司等纷纷取得了重要技术成果。2001年,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第三次调整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区域范围,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了“一区七园”的空间格局。

    20年引领发展 中关村成为中国创新中心

    历经20年发展,中关村已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以开放式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以“创新”为发展的核心内涵,中关村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区域体系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围绕国家战略、首都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关村以企业为主体,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中关村企业先后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关村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四分之一,“973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一批中关村企业参与了“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一批解决方案在国家的电子“金字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当中应用;6大类100多个自主创新产权的项目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建设和服务。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好又快。在过去的20年里,中关村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三年来一直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万余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量的七分之一左右,增长速度近40%;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已达45%。目前,中关村年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总数超过800家,德勤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近40%来自中关村。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5%,高出全国企业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形成国内优势产业集群。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

    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为依托,中关村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三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了从独立的、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转变。以联想、方正、中星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构成了中关村的三支创新大军。近年来,中关村出现了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一批企业与大学院所成立联合实验室;3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提供研发检测服务,并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由企业牵头、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2个;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10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和产业基地。

    创新创业人才快速集聚。涌现出以柳传志、王小兰、王文京、邓中翰为代表的一批创业者,培育了以联想、方正、曙光、爱国者、科兴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品牌企业,许多科技人员在中关村这片沃土成长为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中关村是中国创业最活跃、高素质人才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中关村每年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每年新增高素质人才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到中关村创业逐步形成热潮,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两家留学人员企业成立,创业企业累计达4200家,从业的留学人员近1万人,在中关村工作的外籍技术人员超过4000人。

    先行先试的改革取得突破。中关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如在法制建设方面,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第一家科技成果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都出现在中关村。通过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中关村充分发挥改革先行先试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关村创新文化初步形成。中关村始终坚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已经初步形成“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并率先肩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使命,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自主创新、中国创造已成为当今中关村的灵魂和精髓。

    20年只争朝夕 中关村打造全球新兴创新中心

    中关村创新发展的20年,是高举创新旗帜、融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引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20年;是不断冲破旧观念和旧体制束缚、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的20年。中关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中关村发展的成就中可以看出: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引领创新的龙头带动作用,这是中关村最神圣的使命。中关村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其他四方面的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支撑和条件。中关村是北京的,更是中国的。中关村的使命不仅在于自身的持续发展,更要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发展,为首都和全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出表率和贡献。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推动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作用,这是中关村最鲜明的特色。中关村不仅是我国技术创新的发源地,也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的直接产物,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中关村的先行先试,其目的就是不断探索我国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方式。因此,必须在中关村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教育、投融资、国有资产、财税、知识产权、信用、行政管理、国际化等改革开放措施,使中关村不断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新鲜经验。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整合产学研资源、凝聚创新要素的平台作用,这是中关村最重要的基础。中关村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无一不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的。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投资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协会组织的广泛参与,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中关村,只有不断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整体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同促进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必须始终发挥中关村高端产业的聚集辐射作用,这是中关村最突出的标志。转化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化是创建高科技园区的根本目的。中关村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将创意、创新、创业和创投有机结合,培育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集群,发展以研发型、总部型、服务型为特征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因此,中关村不仅保持了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更通过技术辐射、产业转移、对外投资和人才流动,推动中国民营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

    必须是始终发挥中关村的人文优势,大力弘扬中关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文化,这是中关村最深厚的内涵。中关村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的“科学、民主”的理念,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成为中关村凝聚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重要源泉,构成了中关村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的孕育形成,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探索尝试,再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2006年5月颁布的《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将中关村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品牌,努力实现“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转变。未来20年,中关村将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端,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径,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抓住机遇、勇往直前,大力推动体制、政策、管理和组织创新,积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结合首都实际,实现由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转变的宏伟目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