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公务员下海政策的“转身”
看民意对政府理性的制衡
按照常理,昆明人事局此前出台的这一政策,明显地带有政府色彩。在媒体上报道,是想想试探一下舆论风向。在被占主导性的反对舆论撞了一下腰之后,昆明市柔软了身段,适时修复这一措施。虽然以一个“暂”字将其搁置,但毕竟没有强行通过,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民意对决策的影响,甚至是纠偏。
学者秋风针对美国救市措施的起伏跌宕,撰文指出,之所以如此一波三折,是美国社会依据理性与民意进行博弈的结果。他认为,现代政府治理既是理性之治,又是民意之治,二者缺一不可。具体而言,在政体架构中,行政部门更多地代表“理性”,立法机构更有资格代表“民意”。美国的“救市政治”,即是理性与民意妥协、折衷的结果。我认为这个分析是中肯的,也让人很受启发。
昆明市公务员下海政策的“转身”,同样可以看出理性与民意之间的互动。此前,人事局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是代表了政府的理性。推出这样的措施,不能说是没有一点道理:不如此奖励,不足以吸引公务员下海,不足以调动公务员的创业热情,也不足以精简臃肿的公务员队伍。但是,如果真要奖励了,则又存在着诸多弊端。理性与民意交锋的结果,理性暂时屈服于民意。目前的这一转身,没有让理性与民意的交锋变得更为激烈,没有让两者之间的分歧拉大,慢慢求同存异,再徐徐图之,这也是昆明市的“暂”不推行辞职金、奖励条款的原因。
联系到周正龙的上诉被批准、辩护律师被更换,以及上海杨佳案辩护律师的被换,我们均看到了民意发挥作用的趋势。当然,我们也同样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和民意的交锋,比如,陕西华县公安局破案受政府重奖的举措遭舆论质疑后,该局政委称舆论的批评是“闲人撒怨气”。
政府行政权力的强大,往往使得行政理性过于拔扈,以至于罔顾民意。华南虎事件就是理性过于强硬、偏执所导致的。真理往前多走一步,便可能成为谬误,而理性的独断便是非理性了。就当下的中国而言,“解放思想,就是解放表达权”这一理念极有价值,只有充分的表达,民意才能形成力量,并最终形成一种软制约力量,从而弥补制度架构的一些缺陷。
通过诸多热点事件,我们看到了民意的活跃,看到了民意代言机构(如人大、如媒体等)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看到了公民借助民意表达机制进行有理、有序、有力的政治参与,并渐渐形成了一种制衡力量。遗憾的是,在一些事件中,最能够代表民意的法律机构,却常常受到行政理性的支配,与民意拉开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