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王老胡
胡振强曾被邻居当成过傻子。
那是1989年,当他承包下大队的80亩梨园时,有人嘲笑他说:“兔子要能拉车,谁买骡子马呀?瞧你小子赔的吧。”
20年后,胡振强回忆起这些片段,还“嘿嘿”直乐。只是,他已经有了高兴的底气。
用了20年光阴,这个北京大兴区北臧村镇八家村的梨农,愣是把当年那“两脚草籽一脚泥”的梨园,拾掇出个“北京市级定点采摘观光园”。还当上了北京市劳模。
年轻时,胡振强在城市当过8年兵,见过点世面。尽管复员回农村种地,但他比一般村民脑瓜儿活泛。“他就是胆儿大,什么都敢试。”妻子于秀文说.。
梨树的栽培,在胡振强的老家——北京大兴区,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大兴的“金把黄”鸭梨,就作为贡品进宫。
于是,胡振强借了十多万元,投标承包了村里的80亩梨园。没想到,第二年就“栽”了。
因为不懂技术,胡振强种下了广梨、子母梨等老杂劣品种,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直至烂在地里,一下子赔了一万多元。
痛定思痛,老胡忙不迭地参加了多个梨树栽培技术培训班,还请专家到梨园手把手教,把几百棵老杂劣梨树,嫁接了新品种——早酥梨。
两年后,他的早酥梨就开始小有名气,当选为大运会供应果品,还在枝头上,就已被订购一空了。
尝到了“科技梨”的甜头,老胡又聘请技术人员,把80亩梨园全部进行了高接换优,引进了“爱宕”、“八月红”等新品种。嫁接后的第二年就喜获丰收,5元钱一个的爱宕梨,进了市政府,城里人开着车排队来买。
梨园年收入几十万元,可发财了的老胡没忘乡亲们,他给果农讲课,成立了果树嫁接队和果树营养服务队,为十里八乡的上百户果农服务,还帮他们卖梨。
“我们都愿意让老胡帮着卖梨,他给的价钱比市场高30%”。桑马房村的果农宋洪祥说。他家过去的梨,每年就卖个万八千块钱,现在跟老胡学了新技术,有了新品种,比原来能多卖几倍的价钱。
在许多果农心目中,老胡就是“后勤保障部”。卖梨缺个网套,少个纸箱,只要找他,马上就办,而且从来不赚果农的钱。
“帮忙归帮忙,但我只收精品梨,有人想蒙我,没蒙成。”老胡笑嘻嘻地说。他添置了选果机和测糖仪,对梨的质量严格把关。
“我一瞅那梨把儿又粗又黑,就知道用了膨大素。明明5两重的梨,用了膨大素,能长成7两”。这样的梨,老胡拒收。
这位在北京市林业局挂牌的“乡土专家”,总是走在市场的前面。他锯过鸭梨,嫁接“爱宕”;不多久,又锯了“爱宕”,嫁接了“黄金”、“丰水”、“红考蜜斯”。他指着梨园里两千多棵树,兴冲冲地说:“我这梨树就是载体,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品种,什么品种卖得火种什么。”
说得兴起,他也直言不讳地道出生意经,“我瞄准高端市场,目的就是掏消费者兜里的钱。”
可消费者还真买他的账。老胡卖梨不用出园子,一拨拨回头客,年年大老远开车奔这儿来,图的是“老胡的梨好吃,人实在”。
但老胡并不满足现状,他又开始琢磨——“与其自己摘梨去卖,不如让游客来摘”。
于是,他又不失时机地把梨园变成采摘园,种上水果玉米、香炉南瓜、花生、紫苏、薄荷,还养了群鸡,开起农家餐厅。
如今,每年有两万多游客光顾老胡梨园,除了采摘鲜灵灵的瓜果蔬菜,还能美美地吃顿炸南瓜花、拌紫苏叶、豆角干烧肉、清炖果园鸡的农家饭。
在去年的中国梨王擂台赛上,老胡种的“雪青”梨获得金奖。于是,有人管他叫梨王,但胡振强却不答应。
“我只不过是梨农。”老胡说,“我想把这事儿用心去做,还想做出点儿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