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

眼睛向下,到处都是用武之地

——海南团组织抓基础服务青年纪实
刘秀帅 本报记者 任明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6    [打印] [关闭]

    眼睛向下才能有出路

    “名字叫什么,没关系,重要的是能够吸引青年创业”。最近,正在基层驻点的团海南省委干部邱雨,天天忙着为成立一个“养猪协会”搞调研,订计划。

    今年9月,团海南省委选派了4名干部到基层驻点指导工作。组织部干部邱雨被派到了团海口市琼山区委。他最近一个月的工作就是走访各乡镇、行政村或自然村,摸清各级基层团组织及团员青年的情况。邱雨说:“以前大多是看别人的调研报告,下乡很少到乡镇以下。”

    调研中邱雨发现,凝聚力、组织力欠缺是农村团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怎样增强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也成了他最近工作中思考较多的问题。在与琼山区红旗镇养猪能手吴师交流后,邱雨想在当地成立一个“养猪协会”,希望能通过协会建团的方式,吸引青年创业,从而增强团组织在农村的凝聚力。

    “肯定不一样”,谈到下基层与在机关办公室工作的区别时,周维说,“整天与农村青年在一起,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里不少女青年外出打工后,多数留在了外地,使留守男青年的婚恋成了一个难题。被选派到团琼中县委驻点工作的周维,目前在忙于做农村小额贷款的工作。周维说,当地农村青年的创业想法很多,他期望小额贷款发放后,能吸引青年回乡创业,从而解决年轻人的婚恋问题。

    “这算什么苦,什么累,坐办公室才是累!”在琼海驻点指导工作的团省委办公室副主任林崇高感言,“下基层工作,接触实际,心里感到很踏实,工作也扎实了,服务青年的效果更好了。”曾在基层工作过的林崇高一到琼海,就把工作对象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展开走访调研。他同时感到,自己的工作力度还不够,要继续加强。林崇高认为,把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其他事情就好干多了。

    “没事得找事做,年轻人不应该把苦当做问题。”团省委学少部干部陈屿说。他觉得下基层驻点工作,对自己是一次学习、提高、成长的机会。

    “一点虚的都不行”,许锐说,“群众不是光听你说,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今年8月,海口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许锐被选派到海口市龙泉镇挂职镇委副书记。近日,在许锐等人的努力下,一家企业给龙泉镇占符小学赠送了10台电脑,结束了该校没有电脑的历史。一群孩子围着电脑好奇地看着,有的还用手小心摸了摸。这让许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方法得当、形式多样才能受欢迎

    在提到8月20日举办的2008海南省农村团干部创业致富专题培训班时,潘家忠说:“与各个市县的致富能手交流是个难得的机会,这是对我们农民的最大帮助。”

    潘家忠是海口市灵山镇大林村村民,村里的团干部。2003年,他开始与企业合作,实验性地种植了1亩热带兰花,一年后净赚了两万多元。随后,他又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去其他兰花基地走访参观,请专家释疑指导。不久,兰花种植开始在大林村推广开来。对需要帮助的农户,潘家忠都是无偿提供技术支持。现在潘家忠已经有兰花3亩,正准备再扩大两亩。大林村种植兰花的已有40多户,种植面积约60亩。

    据团海口市委组宣部部长陈德南介绍,最近两年,团海口市委一直拨经费给各个区举办农村团干部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农村团干部,团结带动农村青年致富。

    近日,海南农垦团委把70箱蜜蜂送进了大丰农场,赠送给职工,并进行了养蜂培训。一年后,职工要返还70箱蜜蜂再送给其他职工,使越来越多的职工受益。农垦团委结合农垦的实际情况,还把割胶技术光盘发到各个农场生产队,以便于胶工学习、掌握。

    在海南,团组织对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也是有声有色。

    2008年是“90后”青少年步入成年的第一个年头,团海口市委开展了“90后责任意识大搜查”活动,还举办了“90后是富有社会责任感还是社会责任感缺失”主题辩论赛等一系列针对“90后”成长的活动,主旨就是让社会各界更了解、关注和参与青少年成长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0后责任意识大搜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成的“90后”自认为具有社会责任感,近八成的“90后”自认为有信心、有能力承担未来特区建设的重担。

    针对贫困大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三亚、琼海等市团委行动积极,在今年开学前开展了“向贫困宣战助学”、“圆梦大学”等活动。

    三亚开展的“向贫困宣战助学”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3年,逾千人次得到了帮助。据了解,今年的三亚助学活动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力争使每一名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上得起大学、读得完大学。

    持之以恒才是真

    用长条凳围个圈,凳子上面搭了块木板,木板上铺了块窗帘样式的布,上面的图书摆得整整齐齐,一群孩子坐在地板上,沿着长条凳围成圈认认真真地看书……在没有事前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回访海口市琼庄小学的“爱心图书室”时,看到这一情景,海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志愿海南爱心社社长郑兴杰感到欣慰。他觉得志愿者们的工作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有价值。

    截至目前,志愿海南爱心社已发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海南全省捐建了99个“爱心图书室”。“爱心图书室”除多数捐建在偏远农村的小学外,还捐建在9个戒毒康复基地。

    据了解,捐建“爱心图书室”活动从2006年9月正式启动,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活动正式启动前,郑兴杰等爱心社骨干就召集部分志愿者在海口市华海公园的草坪上开会,讨论图书募集的渠道等问题。最后明确了分工——校园组、单位组、社区组分头行动。事后,郑兴杰把这次会议称为“草根会议”。

    每个周末,志愿者们都会到社区或是学校募集书籍。募集来的书籍集中放在一个借来的废弃仓库里。他们定期对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前来整理图书的志愿者可以得到“口头表扬一次”。

    把书籍搬上车,搬下车,再送到教室。图书交接完毕后,志愿者们还会在捐书现场为孩子们表演唱歌、跳舞等节目,带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活动中如有来自高校的志愿者,还会给孩子们讲一堂生动的作文或数学课。

    一路走来,捐建图书室的工作经历了许多困难,爱心社骨干成员们也有不少困惑。

    “你们不是骗人吧?”社区里的一位阿姨把几十本书交给郑兴杰时,还警惕地问了一句,郑兴杰满脸委屈。为了接受这十几本书,他们花了两个小时,但郑兴杰心里想得更多的是,不能伤害捐书人的积极性和爱心。

    为了捐建“爱心图书室”,爱心社的骨干成员郑兴杰、邱宏锐、杨利已垫付了近3万元经费。

    爱心社的原计划是建50家“爱心图书室”,这个目标在活动启动后两个月就完成了。有些外省来海南的游客回去后还特地寄书过来。

    “爱心图书室”马上就要过百了,郑兴杰打算搞个活动庆祝一下。他们还想通过活动找一些赞助,给“爱心图书室”多配几台电脑。

    本报海口10月15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