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

公共文化建设:走上多层次、立体化快行道

本报记者 吴晓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6    [打印] [关闭]
    从调幅单声道,到调频立体声广播;从只有两三个频道的黑白电视,到可以看上百套节目的数字电视;从全村找不到几本书,到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中国百姓的文化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保障文化权益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边弄村弄雷屯,位于大石山区,只有46户人家,今年村民迎来了“三喜临门”:4月通路,9月通电,国庆节前夕能看上电视了!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村民们通过便携式卫星天线,一下子能收到中央以及各省区市的48套电视节目和20套广播节目。第一次坐在家里享用荧屏文化大餐,村民们兴奋得挑花了眼。

    除了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地处边境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斯尔海镇的牧民们现在还能和城里人一样,用看电影的方式来休闲。电影放映员阿森江两年前子承父业,他说,父亲在牧区放了30多年电影,整套设备就是一台16毫米放映机、一块幕布和一个高音喇叭。受益于国家“西新工程”,如今阿森江的放映设备不但鸟枪换炮,而且还配了一辆放映车。

    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开办公共广播节目2477套、公共电视节目1283套,分别比1980年增长16.62倍和32.08倍。在“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上,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252亿元,初步建立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建设的经济政策,既包括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鼓励文化公益捐赠的税收优惠、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也有扩大市场准入、通过财税金融支持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发展、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长期困扰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的难题得到一定缓解。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198.96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30多倍。

    30年来,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以重点文化工程为抓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78年,全国共有博物馆349座,群众艺术馆92家,文化站172个。目前,全国有公共图书馆2799个、文化馆3217个(含群艺馆)、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个、社区和村文化室137665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此外,政府还特别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83.2%的县有公共图书馆,97.1%的县有文化馆,97.5%的乡有文化站。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辟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目前共建有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1.4万个,辐射人群上亿,资源总量已达65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送书下乡工程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配送图书787万册,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看书需求;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的实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产品。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单位,不断完善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服务公示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从2008年3月开始,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逐步实施免费开放。目前,除西藏、海南外,其余29个省区市已免费开放试点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10余家,另有200多家未列入试点范畴的博物馆主动免费开放。

    博物馆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观众人数均比免费开放前增长数倍,有的甚至增长了数十倍。随着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完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休闲文化不断兴起,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已经走上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快行道。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