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
经济观察

医改方案究竟改在哪里

本报记者 李松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6    [打印] [关闭]
    医改方案究竟改了什么?“有些看不懂。”自14日医改方案公布以来,这个问题是民众讨论最多的。

    跟这些网民的感觉差不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大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也觉得,这样的方案有些出乎意料。他觉得,这个方案面面俱到,重点不太突出。

    在刘国恩看来,改革方案应该明确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并针对靶子拿出明确解决办法。这次的方案中诸如“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等,至于改了什么,哪里改了,尚缺少明确信息。

    一些医药企业也有类似的反映。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正乾觉得,尚未看到解决现有医疗卫生体制问题和弊端的方法。比如,方案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然而,缺少具体的措施、也没提到如何操作。

    包括今后看病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政府承担多少,怎么保证医疗服务水平,怎么吸引医疗卫生工作者到基层……

    “大的方向非常明确,但具体模式还不是很清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从表面看,方案的每一句话都正确,深层次内涵只有定方案的人清楚。她认为,如何保证将来的操作性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到医改方案能否落到实处。现在各地都有不错的经验,将来可以讨论。

    李玲认为,医改的难点和重点是医疗机构的改革,但对于这点,此次出台的方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同刘国恩的观点不同,李玲认为医改方案面面俱到是必须的,是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性、专业性所决定的。

    “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有很多亮点。”尽管觉得医改方案的具体模式不清楚,但李玲还是对这个方案持肯定态度。

    “覆盖全民”是以前从未提过的说法,李玲觉得这具有里程碑意义。四梁八柱的配套机制更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

    “过去的改革总是照搬经济领域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殊的规律性。”李玲说,这次的方案充分尊重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强调政府责任、社会公平,这也是之前所没有提到过的。

    李玲觉得,此次方案的一些新举措、决策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比如保障人才供应、比如增大政府投入等等。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次民主尝试。”李玲说,全国有这么多人都在参与这个解决民生问题的里程碑式的事情,是造福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好事。“但医改方案还要紧紧关注国际进展,关注其他国家的好做法。”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