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骑自行车回北京
8月1日下午,刘佳和三名车友抵达天安门广场。他们筹备了一年,骑行了半年的“雅京行”终于结束。虽然路途充满险阻,但他们如愿在奥运会前夕骑回了北京。
刘佳一行8人,其中3人是在校学生,5人刚毕业不久,这次骑行也是他们第一次出国。资金并不充裕的他们曾在出发前找商家拉赞助,但当时相信他们能完成这15000公里骑行,并真正给予物质支持的人很少。在骑行中,他们常常面临资金即将用尽的威胁,甚至出现过身无分文的情况,但在陌生的异乡,他们成功地省下一笔又一笔零碎却关系每一天生计的钱。
买便宜的食物、住便宜的地方,是雷打不动的原则。他们的秘诀是“看当地的穷人是怎么过的”。欧洲的发达国家对国民有补贴,超市的食物相对廉价。刘佳说:“在希腊,我们最经常去的地方是超市,几乎希腊的所有超市我们都了如指掌。”他们拿黑巧克力当饭吃,拿牛奶当水喝,因为黑巧克力在打折超市只卖0.3欧元,算得上是最廉价又能补充能量的食物。刘佳曾夸张地买了5000克黑巧克力,一直背到巴基斯坦才吃完。
在土耳其,主食是面包,而且在餐馆面包是无限量免费供应的,所以每次他们只点一两个菜,然后疯狂吃面包。有一次,队长陈珂只点了一份土豆泥一样的汤,然后弄来一箱面包。
在国外骑行4个多月的日子里,他们只吃了两顿中餐。一次是手撕包菜,另外一顿则是在一个中国人家里吃的。当时,他们在一个小镇子里找旅馆,因为当地居民不会说英语,完全无法沟通,后来看见一家店挂着灯笼,猜想可能是中国人,结果真是。在这户人家里,他们终于吃到了米饭,而且菜里全都是肉。临走时,这户人家还给了他们两张电话卡,一共可以打7个小时,这让他们8个人狂喜了好一阵子。他们只有两个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而昂贵的通话费让他们一直压制着与家人朋友通话的欲望。
在土耳其,刘佳和戴惟经历了一次传奇的搭便车经历。当时戴惟摔倒了,很快就有司机停车拿药箱下来。刘佳陪同戴惟搭了一辆卡车。上车后,卡车司机比他们俩还兴奋,一直给朋友打电话,说搭了两个中国人。司机到家后,给他俩一人买了一瓶矿泉水。之后,刘佳和戴惟推着车子又搭上一辆拖拉机。开着开着,拖拉机突然拐进一条小道,停在一个大城堡前面,司机给他们买了两张票,还一边比划着给他们讲解。“我们竟然听懂了。”刘佳说。参观完城堡,出门时,司机给他们买了小纪念品。此后,司机又带他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参观,并请他们喝茶。
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特别友好,途中在加油站休息时,当地人就会叫他们过去聊天喝水。他们在巴基斯坦路过一家饭馆,店员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吧,吃饭,免费!”
回忆起这段长达半年的旅程和众多陌生朋友给自己的帮助,刘佳感慨:“以前是看风景,后来渐渐学会多和当地人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之后,才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