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7日
星期

“解百纳”纷争首度开庭

张蕊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17    [打印] [关闭]
    2008年10月14日,备受关注的“解百纳”商标一案在京首次开庭。从开庭的情况来看,张裕主张“解百纳”并非通用名称的主张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原告方提交证据说,“解百纳”在业内一直被视为一个葡萄品类。看来,现在断言“解百纳归属张裕尘埃落定”尚为时过早,其真正归属需等待法庭的判决。

    这起牵涉到巨大经济利益的红酒“第一案”,涉及到同知识产权规则国际惯例的冲突,也引起了国际葡萄酒行业的强烈反应。据悉,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张裕的外资股份占到40%。

    业内人士指出:一旦张裕在这场挑战国际性规则的“商标战”中胜诉,不仅标志着全球所有葡萄酒企业在中国使用“解百纳”这一通用名称,都要向张裕支付“买路钱”,更意味着,全国消费者在购买“解百纳”这种普及型红酒之时,不得不多付出20亿元的消费成本。

    “解百纳”归属引发国际同行关注

    今年8月,就有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家撰文指出,“解百纳”注册为商标可能引发同知识产权国际惯例的冲突。“解百纳”是法文“Cabernet”一词的音译。翻译名称的知识产权不同于原创名称的知识产权,而是附属于原创名称的——

    法文“Cabernet”作为酿酒原料的葡萄品系,包括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这是葡萄酒行业家喻户晓的惯例,国际上除了中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葡萄酒用“Cabernet”这个直接说明葡萄酒原料的词或者它的外文译名注册葡萄酒品牌。在一般消费者的心目中,“解百纳”以前也被视为葡萄酒的一个共享品类。

    “听到这一消息,我极为震惊”。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首席代表、中国区总协调官赖世平表示,意大利几乎所有地方都在种植和生产“解百纳”,“如果按照张裕的说法,那我们的葡萄酒出口中国、是否也应该向其缴纳商标使用费呢?”

    美国国会有关部门在近期的报告中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特别提示,希望美国葡萄酒生产和出口商高度关注“解百纳”官司的进展,避免利益因此而受损。

    另外一位欧洲葡萄酒进口商则表示,“这件事情如果在欧洲发生,是不可能通过注册的。”他说,张裕出口的“Cabernet”葡萄酒标注的是“彩龙”商标,而不是“张裕解百纳”。

    在这些外国葡萄酒同行看来,“Cabernet”是国际葡萄酒业公认的一种葡萄品系,是葡萄酒业的共有资源,只是因为销到中国,才用了“解百纳”这个中文译名,现在这个译名变成了商标。如果“解百纳”可以变成商标,法国人也可以把“Cabernet”抢注为商标,英国人可以把“Cabernet”的英文译名抢注为商标,德国人可以把“Cabernet”的德文译名抢注为商标,其他所有的葡萄品种,诸如雷司令、霞多丽、蛇龙珠等都可以变成商标。这是明显违背知识产权国际惯例的做法。

    消费者或将为张裕埋单数亿

    中国食协葡果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指出,“解百纳”并不属于高端葡萄酒,是大众化产品,制作工艺也不复杂。目前市场上有30多种解百纳产品,价格从10多元到数百元不等。据超市销售员反映,一般来说,30至40元的解百纳产品卖得较好。

    有分析认为,如果张裕在此案中胜诉的话,不仅将颠覆国际葡萄酒行业200多年通行的行业规则,中国消费者也将即刻面临窘境。根据中国酿酒协会的统计,2007年我国葡萄酒销售规模约为150亿元,其中“解百纳”的市场份额高达30亿元。如果其他品牌因为商标原因停止生产解百纳,那么,在市场需求量以正常比例增长的前提下,由张裕完全控制的解百纳市场,每年可能给消费者增加数亿元的消费成本。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