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房产专家好像都很敏感
我的采访几经波折。3天时间,找了22人,都是在房地产学界业界较有名气的学者、律师。本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碰了一圈钉子:1/3专家在开会、出差、讲课,1/3专家手机关机或无人接听,还有一些人直接拒绝采访。中央某部委的一位专家一听记者的问题,一句“不好说”就匆匆挂了电话。
最后只有9名专家有条件地接受了采访。但一提起相关政策依旧语焉不详。他们好像都很紧张,越是核心的、能接触到决策层的专家,就越紧张。一位专家在采访结束时再三叮嘱:“千万不要透露姓名,单位更不能写。”他说,这段时间太敏感,过一段时间也许能多谈一点。
后来和一个长年跑房地产新闻的记者聊起这些遭遇,他说,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只是房地产界很少有人关注。也许找社会学方面的人谈更合适,因为这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博弈,本身是一个社会学的话题。
其实,我们选题的出发点很简单:青年置业期望很高,但他们怎么才能买得起房?国家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政策优惠?
经过几天摸索,记者发现这事没那么简单。要给青年提供政策支持,绝不只是减减税、降降息,搞一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之类。事实上,前不久18城市纷纷出手救市,这些措施都已白纸黑字印成意见和政策,被公众所熟知,却引发了更大的担忧,因为新政并没有限制适用对象。人们担心:这会不会让有钱人享受到更大的优惠,穷人依旧买不起房?
事实上,1998年~2003年,上海就曾实施过买房退个税政策。五年间,上海房地产业确实高速发展。发展的背后是一些高薪人士拿着退税买了第二、第三套房,甚至有人为了退税而买房,但普通工薪阶层却只能一点点攒着每月退下来的几十元钱。在这些重大的民生问题上,如何让政策惠及大多数人,让真正需要的人分到蛋糕而不只是碎末儿,是眼下人们最关心的政策问题。
发稿前,一位专家又打来电话,再次强调别透露他的身份,“一个字也不能写!”记者意识到,涉及住房政策,艰难的绝不仅仅是一次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