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洪不是最后一个出国未归的官员
真相到底如何?相关部门仍未作出正面回应,观者只能根据现有细节进行臆测或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是遗憾的。但从杨湘洪托病不归还是能牵扯出一些事实,还是能生发一些感慨。
其一、收护照。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记者了解到,杨湘洪事件发生后,温州机关单位掀起一场收护照的运动。“凡是科级以上的官员,护照将由政府保管,如果要用的话向政府申请,不得擅自离境。”如果没有杨湘洪事件,温州机关单位还会不会掀起一场收护照运动?当地科级以上的官员中又有多少人有护照?这些官员是因公还是因私而拥有护照?众所周知,2003年4月20日,曾任温州市副市长的杨秀珠,在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任上逃到国外。有此前车之鉴,为何对官员护照管理如此松懈?
其二、考察。近年来,官员出国考察蔚为壮观,杨湘洪正是以出国考察之名托病不归的。应该说,有的考察是去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尝不可,但许多公费出国其实是“假考察、真旅游”,是慷国家之慨、行一己之私利,有的官员甚至挥霍纳税人的钱去国外嫖娼。如今,有的官员“出国考察”居然是为外逃踩点、提前转移赃款。正如最高检反贪污贿赂总局大要案侦察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所指出的,贪官外逃手段更加隐蔽,防控难度加大,表现出了“洗钱在先”的现象。
其三、监督。日前,某地纪委、监察局铸起“三员两圈一网”防线(三员是特邀监察员、部门行风评议员、社区观察员,两圈是官员工作圈、生活圈,一网是廉政监督网),明查暗访,全天候监督干部动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我倒觉得,如果全天候监督果真得以落实,就不会有那么多外逃贪官。“裸体做官”已经成为当前官场亚文化——一些官员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将家属移居海外。像庞家钰的妻儿早在他大权独揽时就已移民加拿大。拒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外逃国外的官员多达数千名,携款高达数千亿元。
如果体制的监督严密无间的话,那些贪官就插翅难逃,但现在一些贪官想出国就出国、想卷款潜逃就潜逃,这就再度引发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不是应该更加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比如试行官员财产公开,比如监督官员家属(当然不是简单地发发文件,也不是没有约束措施)。此外,应强化体制外的监督,因为一些官员出现异常,连老百姓都看出来了,为何纪委监察部门就熟视无睹?
杨湘洪事件的最终结局尚无法预料,但若不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杨湘洪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托病不归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