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文件扶不起“扶阳古城”
这样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怪事却活生生地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份“德党办发【2008】128号”文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从9月29日起到11月18日分51个团次,每团195人到“扶阳古城”旅游,而且要求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总负责,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和人数安排,要确保组团人数不减”。这是去干什么?还有点旅游的味道吗?这个“扶阳古城”真的能靠这一纸文件扶起来吗?
德江的这出闹剧源自2007年2月在当地发现的一处古城遗址。从稍早前《贵州日报》的报道看,自被发现之日起,当地政府就定下了以“隋唐扶阳古县城”为支撑开发旅游的高调。至于是否真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其实从那时起就在所不计了:德江县四大班子领导十几人已然“浩荡进驻”,名为“乡村旅游开发办”的机构也已正式成立,相关文物专家的鉴定也就很容易地为我所用了——先不说专家之间关于朱明后裔与隋唐遗迹的关系到底有没有定论,谁曾见过花钱请专家论证到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先例?领导拍板了,钱也砸了进去,就连扶阳古城所在地的朝阳村办公楼都沾光新建成仿唐代的建筑……万事俱备,只欠游客蜂拥而至了。
既然现在需要靠县委发文件组织“游客”,那大概可以从“开发还不到位”中闻到一些“自发的游客看来是不怎么买账”的味道。在某些地方官员眼中,没有什么是组织不来的:论证的专家意见大可以剔除反对的(甚至剔除年代不远的观点),没有足够的遗迹可以仿造古迹址……只是貌似也没什么职工愿意浪费自己宝贵的节假日去旅这个游(哪怕是单位出钱),还得占用工作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旅游本来就是一项县委发文件安排、“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而已。总共51个团次、每团195人、每人150元、近150万元的公款就这样以一个文件的形式冠冕堂皇地成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既人造了“游客络绎不绝”的假象,又给那“开发还不到位”的所谓“旅游经济”一尺遮羞的破布,真是皆大欢喜!
其实,这种被德江县有关部门称为“行政主导下的特殊开发模式”一点也不特殊。我们周遭这样被行政指令生造出来的人工景点还少吗?被行政权力看重的所谓“旅游经济”已经越来越无暇顾及“是否真的有旅游价值”这个基本的市场开发前提,靠行政命令来运作景点、生造景观直至组织游客,实在是劳民伤财!
尽管政府推动旅游发展其心可鉴,但是靠文件强制扶不起“扶阳古城”,更扶不起被寄予厚望的所谓“旅游经济”。唯一被扶起来的,恐怕只有那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字的、不自量力的、已经习惯随心所欲的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