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娟:希望工程让我懂得爱的意义
1991年,苏明娟专注求知的眼神,被摄影记者解海龙定格后,这双明亮的大眼睛,曾经刺痛过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人们从这双眼睛中读出了贫困地区面临的教育困境,读出了所有失学儿童的无助与渴望。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大别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父母依靠几亩贫瘠的山田供养她和弟弟,一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山区教学条件很差,孩子们求学十分艰苦。苏明娟清晰地回忆起她当年就读的张湾小学:教室低矮破旧,冬天窗户没有钱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所以只好任寒风呼啸着灌进教室。他们经常冻得缩成一团,仍然坚持读书。
1991年5月的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苏明娟正在专心听课,她那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闯进了正在学校采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于是,当握着铅笔的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解海龙迅速摁下了快门。这幅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从此,苏明娟的命运也和希望工程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每年有超过百万儿童因贫困失学这样严峻的事实,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激发起公众的同情和爱心。
“山区消息闭塞,当时我并不知道有这张照片。直到3年后,在湖南军校读书的李万叔叔,将一份刊登这张照片的报纸和一封信寄到我们学校,说要找照片上的人,愿意资助到小学毕业。我才看到这张照片。”苏明娟说。
李万是资助苏明娟上学的第一人,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每学期都会寄给苏明娟100元,一直到小学毕业。“读中学时,很多好心人都给予过我帮助,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钱寄来了,有的大学生把业余时间的打工钱也寄给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从我读初中到高中,每年过节都给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这些,苏明娟充满了感激。
读初中时,天津一名老人给她寄来了600元钱,因为已经得到资助,苏明娟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将这笔捐款转给了中国青基会,用于资助他人。“希望工程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它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苏明娟说。
2002年9月,苏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回报社会是一种义务。”作为中国希望工程的代言人,苏明娟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大学期间,她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卖报纸,将挣来的钱捐给希望工程;2006年,她拿出1000元工资,捐给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在很多公益活动现场,都能见到苏明娟的身影……
中国青基会发起于1989年的希望工程,截至去年,募集资金逾35亿元,其中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万多所,捐赠希望书库、希望图书室1.3万多套,培训乡村教师逾3.5万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我家乡的学校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因贫辍学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苏明娟深刻感受到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但是消除贫困依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期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贫困群体,投身于希望工程这项社会公益事业。”苏明娟说。
新华社合肥10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