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
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见证

知青回城的历史拐点

本报记者 王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2    [打印] [关闭]
    “命运的转机来了,咱们知青该回上海了!”时隔30年,叶辛仍记得当年看到《中国青年报》那篇评论员文章时,同学对他喊出的这句话。

    2008年10月18日,已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叶辛对本报记者说:“我最早是在上海人民广场的大字报栏上看到《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文章的。我清楚地记得,时间是1978年11月23日。标题好像是《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头版都快满了。”

    那时,叶辛被临时借调回上海修改他的知青小说《蹉跎岁月》,借住在上影厂的宿舍。他当时的身份是贵州省修文县砂锅寨的插队知青。

    “那是一个阴天。”叶辛回忆说,“我的初中同学闯进来说,别闷在家里写你的知青小说啦。《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在谈上山下乡呢!”

    那天,叶辛随同6个同学一起跑到人民广场,看到了知青们贴出的《中国青年报》,旁边配有毛笔书写的大标语:“拥护评论员文章!”

    由于现场围着许多人,没法仔细读,叶辛他们便步行到南京路中心邮局,买了份《中国青年报》。回到家里,他们边阅读边议论:“看来知青问题快要解决了!”

    当时和叶辛一起去看贴报的初中同学,有的在上海郊区的崇明岛插队,有的在吉林省下乡。和他们一样,从1968年开始,全国有1700多万城市青年,陆续到农村插队落户。叶辛说:“有人是写了血书要求去的,有人是因家庭出身不好被迫去的;我是随大流,上山下乡是当时的潮流。”

    看到这篇评论时,叶辛29岁,插队已满10年。“当时,全国1000多万知青最强烈的心声就是:回城!回城!”他说。

    今天,记者翻开已经发黄的1978年的《中国青年报》,在11月23日的一版上,有这样的文字:“(下乡以后)多数知识青年生活不能自给,不少人婚姻、住房、疾病等问题无法解决,很多地方缺少学习政治和文化知识的起码条件,弄得很多知青消极低沉,群众怨声载道。”

    在谈到知青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时,该文说:“一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迟缓,以至走到崩溃的边缘,城市各行各业能够吸收的人很少。”“二是由于他们全盘否定教育战线的十七年,大肆砍杀各类高等教育,使大学招生人数大大下降,同时又无视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强行禁止中学毕业生直接上大学。这样一来,大部分城市知识青年,除了上山下乡,别无其他出路。”

    多年后,叶辛曾在他的第一篇论文《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里写道:“这篇文章在当时许可的情况下,针对近十年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说了不少真话和大实话。”

    曾担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的徐祝庆正是这篇评论员文章的作者,当年他35岁。他说:“那时我在评论部工作。这是报社主动写的,不是上边要求的,应该是写出了知青和家长的心里话。”

    今年76岁的老报人王文翔回忆:“当时我在报社青年运动部工作,我们后来还配发了江苏扬州市琼花街道全部解决回城知青问题的稿件。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邢崇智看到后,打电话来要了100份报纸,在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发了下去。”

    那次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开了整整41天——1978年10月31日开幕,直到12月10日才闭幕。

    据当时的会议简报反映:江苏、福建的同志说,《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文章同中央精神不一致。上海、云南等地同志说,这篇文章像一个炸弹,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后果是严重的。上海的同志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给市委领导打电话,要市知青办做好思想准备,可能要受到上访知青的冲击。

    徐祝庆回忆:“听说,国务院知青办向国务院领导告本报的状,报社有压力。”

    “当时的信呀,像浪一样涌到报社,有几千封。”王文翔说,“写信的人,有知青,更多的是家长。”

    事实是,解决知青返城问题当时已经迫在眉睫。“上到开明的中央领导,下到渴望返城的知青,无不被这个问题日夜困扰。”叶辛说。

    邓小平当时就说:“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是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四川一亿人,平均一人不到一亩地。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粮吃。”

    叶辛当时创作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就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描写了知青来到缺粮的农村,形成了与农民“争”粮食吃的情形,但邓小平则用了“抢粮吃”一词。“一个‘抢’字,一针见血啊!”他感叹。

    在1978年前后的政治环境里,提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总是同“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反帝反修,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联系起来。

    “只有邓小平把知青上山下乡回归到‘容纳更多劳动力’的本质上来了。”叶辛说。

    在《中国青年报》那篇评论员文章发表不久,上海各个区知青办的门口排起了长队,他们在办回城手续。“我看到,在黄浦区知青办门前的队伍有上千人日夜在排队,那是历史的镜头啊!”叶辛感慨道。

    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对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再组织和动员上山下乡。1981年11月,国家劳动总局和国务院知青办合署办公,成立就业司,统管知青工作的遗留问题。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个人的命运也在变化中:王文翔当年插队郊区养猪的儿子后来上了大学,如今是中国驻美使馆的教育参赞;而叶辛也于1979年10月31日,调离了贵州砂锅寨。

    几天前,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孩王博静问:“到底什么是老三届?为什么当时上过初中、高中的人都叫‘知青’?”

    “我给现在的高中生解释过。看来,‘知识青年’这个词需要加引号了。”叶辛回应道,“好的媒体应该有这样一条少不了的准则:顺应老百姓的心愿,做符合历史潮流的事。”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