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诗人,现行高教体制下的一种尝试
1971年生于山东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古堆庄的邰筐,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我把它看作是我写诗生涯中得到的最高荣誉之一。”他认为引进“驻校诗人”是在现行高教体制下的一种尝试。“驻校诗人在校园内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对学生或普通读者了解诗歌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们看到诗人普通人的一面。”
邰筐从未上过大学,来首都师范大学之前做过19种工作:摆夜市、搞推销、卖鞭炮、当老师、做单位的宣传……他白天忙着讨生活只能用晚上的时间写诗。他一心向往大学,这样就可以安心学习和创作了。
据了解,和所有的驻校诗人一样,邰筐在首都师范大学驻校期间,不仅学费食宿全免,并且每月能得到学校和《诗刊》社为他提供的一千多元的补助。邰筐准备在校期间完成一本诗集和一本驻校札记。
据悉,“驻校诗人”是《诗刊》社从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中选出的,江非、路也、李小洛、李轻松分别是前四届的“驻校诗人”。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委吴思敬先生是历届“驻校诗人”的导师,他介绍,在国外“驻校诗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许多国家的“桂冠诗人”都出自大学,不少大学教授本身就是诗人,教授诗歌写作,并成为“学院派”诗人的主体。
吴思敬说,当时创设这一制度是想找到诗歌研究和实践的契合点,让当代诗歌研究通过与活跃的诗人面对面开拓出一条新路。“驻校诗人来到学校后,学生既能看到作品又能看到作者,对学生研究诗歌非常有利。”
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利于青年诗人的成长。我国青年诗人大多靠自己奋斗,很多人生活和创作条件艰苦,这导致许多优秀诗人不得不停止创作。诗人进入学校后,学校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同时让他们利用学校的资源,也可以和研究生们、展开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