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
星期

驻校诗人,现行高教体制下的一种尝试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岳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3    [打印] [关闭]
    新学期开始,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颁奖暨驻校诗人入校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山东诗人邰筐成为第五位入驻首都师范大学的青年诗人。据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内惟一一所有“驻校诗人”的大学。

    1971年生于山东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古堆庄的邰筐,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我把它看作是我写诗生涯中得到的最高荣誉之一。”他认为引进“驻校诗人”是在现行高教体制下的一种尝试。“驻校诗人在校园内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对学生或普通读者了解诗歌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们看到诗人普通人的一面。”

    邰筐从未上过大学,来首都师范大学之前做过19种工作:摆夜市、搞推销、卖鞭炮、当老师、做单位的宣传……他白天忙着讨生活只能用晚上的时间写诗。他一心向往大学,这样就可以安心学习和创作了。

    据了解,和所有的驻校诗人一样,邰筐在首都师范大学驻校期间,不仅学费食宿全免,并且每月能得到学校和《诗刊》社为他提供的一千多元的补助。邰筐准备在校期间完成一本诗集和一本驻校札记。

    据悉,“驻校诗人”是《诗刊》社从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中选出的,江非、路也、李小洛、李轻松分别是前四届的“驻校诗人”。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委吴思敬先生是历届“驻校诗人”的导师,他介绍,在国外“驻校诗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许多国家的“桂冠诗人”都出自大学,不少大学教授本身就是诗人,教授诗歌写作,并成为“学院派”诗人的主体。

    吴思敬说,当时创设这一制度是想找到诗歌研究和实践的契合点,让当代诗歌研究通过与活跃的诗人面对面开拓出一条新路。“驻校诗人来到学校后,学生既能看到作品又能看到作者,对学生研究诗歌非常有利。”

    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利于青年诗人的成长。我国青年诗人大多靠自己奋斗,很多人生活和创作条件艰苦,这导致许多优秀诗人不得不停止创作。诗人进入学校后,学校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同时让他们利用学校的资源,也可以和研究生们、展开互动交流。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