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4日
星期

警务工作应多些日常化少些运动式

舒心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4    [打印] [关闭]
    据10月22日《重庆晚报》报道,重庆警方启动25年来最大行动,在为期80余天的整治行动中,全市公安共破获刑事案件32771起,执行逮捕9512人。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爆满。有10名警察干部因虚报数字、弄虚作假被停职处理。

    打击犯罪本是公安机关的职能,对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应露头就打、犯事就抓。因此,我又不由得产生一些疑惑。比如,80天里抓了这么多犯罪嫌疑人,那重庆的社会治安究竟是好还是差?

    如果说好,为何会在80天里抓了近万名犯罪嫌疑人?如果说差,全警动员,警用直升机都参与了空中巡逻,又着实证明他们出手果断、训练有素、敢打敢冲。有这样的警察保驾护航,社会治安形势一定不会差。

    但在集中整治取得突出成绩的背后,我却看到了日常打击犯罪工作上的不力和传统“集中整治”思维的陈旧。“集中整治”能张扬警方威力、起到突出的打击成果。然而,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基层民警放松日常防控和打击,使一些犯罪分子掌握警方工作规律而“避风作案”。

    而且,10名警察虚报数字、弄虚作假以致被停职处理,也说明重庆一些警察的警务观念还比较落后,是为了整治而整治,为了完成指标而完成任务,为了获得奖赏才主动出击。其实,警察打击犯罪天经地义,警察的职责履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违法和犯罪行为或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是动态的。如果警方加强日常打击和防范,对犯罪分子始终采取高压态势,相信“集中整治”这样的阶段性“运动”就会少而又少,也不会有基层警察为了凑数、完成指标而去弄虚作假。这样的警务工作模式才会不断有创新和成效,老百姓的安全感才会更强。

    反之,平时不加强防控和打击,不注重基层、基础工作,非等到犯罪高发、案件增多、治安形势严峻了才靠“治安运动”来集中打击,就与精确打击犯罪、科学指导工作的要求有差距。长此下去,显然不利于现代警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因此,警方要建立动态化、专业化的警务工作机制,将职能作用落实于动态,发挥于日常,建功于平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