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

涓涓清泉润民心

——写在四川通江县24.3万农民告别“饮水难”之际
新华社记者 姚润丰 杨三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7    [打印] [关闭]
    一个专门用来背水的桶,在四川省通江县永安镇旧县坪村农民张必超家,已经被当作“古董”收藏了起来。“今年8月初通上自来水后,我再也不用每天早晨到5里外的通江河里背水了。这个桶就是我专门留下来教育孩子的。”63岁的张必超笑着说。

    据水利部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仍有近2.2亿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让两亿多农民尽快喝上安全水,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记者日前在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通江县采访时发现,通过5022处各类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全县24.3万农民告别了“饮水难”,而且饮水条件的改善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清泉无语可为证

    600多条溪河汇聚成大小通江河奔腾而下,注入巴河、渠江,但山大沟深和喀斯特地貌却存不住水,多少年来,通江人只能望水兴叹。

    县城向北110公里处的空山乡,家家都有背水桶。农民张成元说,当他还是孩子时,每天就要跟大人们背着桶到山下的龙洞河里背水,来回要两三个小时。由于缺水,有的村民只好饮用溶洞里的高氟水。

    地处川东北的通江县十年九灾、十灾九旱,全县总人口73万人,由于资源性、水质性缺水严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背水驼了背,脚板磨起茧,盼水盼得眼欲穿……”传唱的民谣,正是通江县农村群众饮水艰难的真实写照。

    3年多来,一场饮水安全攻坚战在通江打响:水利部、四川省及巴中市在项目、资金、技术和领导力量上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通江县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5022处,使426个村、26个乡镇场镇的24.3万人告别“饮水难”,占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的82.3%。

    喝安全水交明白钱

    今年4月,空山乡后坝村龙洞坡12位村民的联户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动工。24立方米河沙,12位村民从公路上背到工地,连续背了8天;另外还有6000块砖、3吨钢筋、9吨水泥,全靠肩挑背驮。群众积极性高涨的背后,是一套崭新的“五到村”机制——电子建档到村、项目公示到村、建设参与到村、技术服务到村、资金补助到村。“从建到管,一切由群众做主。”通江县县长严敏说,“县政府对验收合格的饮水工程统一确权颁发产权证,并构建起户建自管、联建轮管、协会专管、企业直管的管护责任体系,让群众长期受益。”

    用水价格农民能否承担得起?对于记者的疑问,诺水河镇碧山村农民李发先算了笔账:每吨水1元,家里每月用于做饭、洗衣服、养猪大约5吨水,一年下来只要60元。“有了自来水,儿子不用每天花半天时间挑水了,现在他能做一整天工,一天就多挣16元。”

    为解决“有人建,没人管”的难题,通江县对已经建成的饮水工程由受益户讨论决定组建供水协会,广泛推行协会制管理。记者在新场乡窄口村供水协会采访了解到,根据“补偿成本、合理收费、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供水价格,坚持每3天抽水检测一次,每月的水费、电费收支情况都要上墙公示,确保农民喝的是放心水,交的是明白钱。

    水兴带动百业旺

    水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农村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通江县诺水河镇金家坝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全村目前种植了82万袋香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东介绍说,“正因建起了饮水安全工程。如果没有干净的水,村里也种不了这么多香菇。”

    饮水问题的解决,还促进了通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积极改厨、改厕、改圈、改土、改路,建沼气池、建庭园、建新房,村容村貌不断改善。铁佛镇尖包岭村、民胜镇红星村的一些农户大力发展养牛养猪、种果、酿酒等产业,走“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的发展路子,全县有82个缺水村因水问题得到解决,率先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村,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据通江县卫生部门介绍,老百姓能够喝上安全卫生水,大大降低了氟骨病等地方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率,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22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饮水问题的解决,使通江农村矛盾纠纷大为减少,促进了乡风更加文明。很多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后,群众自觉地对水源地和环境加以保护。例如,草庙子村规定,水源地附近500米内不准放牛,田里不准打农药,塘里不准洗衣服,违者将受到村规民约处罚。

    据新华社成都10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