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

“新政”频出 杭州楼市观望依旧

本报记者 董碧水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7    [打印] [关闭]
    10月13日,杭州市政府公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这一被外界解读为“24条”的措施,救市意图十分明显,杭州市政府从供需两方面,回调各项从紧的房地产政策,以刺激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杭州市出台“24条”后,央行和财政部也联合出台救市政策,然而数日过去,杭州房市的成交和预定数据显示市场观望依旧。10月19日至10月25日,杭州主城区商品房共成交260套,大大低于上一周的412套,以及上上周的502套。在最近一个半月,这周商品房成交仅比“十一”黄金周的201套略高。

    杭州的救市方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购买100万元以上房产的买房者,可办理杭州市户口;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首付比例也由30%降至20%等。但消费者似乎并不“领情”。在最近为期4天的房博会上,共成交商品房408套,而2006和2007年的数据分别是730余套和1000多套。此次参会的100余家房地产公司提供房源超过了1.6万套。

    在救市方案公布当天,杭州楼市亦未能走出连日的低迷行情,整个杭州也只售出了68套商品住宅。这一数字甚至比前一日还减少了23套。

    “数据最能显示效果。”业内人士认为,低迷的成交量,只是再次表明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并没有因政府救市而减弱,“救市对恢复市场信心的作用也许有,但效果有限”。

    杭州是目前国内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自2006年以来,杭州商品住宅均价长期保持在1万元/平方米的水平,在主城区,均价则在两万元/平方米以上。

    房价已经远远超过普通市民的购买力。杭州市城调队的抽样调查表明,2007年杭州市区居民户均家庭总收入为24475元。“这意味着,一个普通杭州3口之家,如果购买90平方米总价为90万元的房子,不吃不喝,也需要近40年的时间才能攒够房款。”市民陈先生说。

    “目前消费者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楼市调控只会引发购房者的进一步观望。”采访中,多位房地产公司老总认为救市方案,短期内难以提升市场信心。

    “在不能降低整体购房成本的情况下,降低贷款门槛、给予税收补贴等措施,短期内不可能刺激有效需求的释放。”有房产专家则认为,此次救市方案的目标之一是稳定价格,这显然与目前购房者的意愿相背离,救市措施出台后,市场反应平淡当在情理之中。

    来自杭州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八城区可售房源已近600万平方米,可售套数近5万套。在市场最火爆的2007年,全年销售套数仅为6万余套。这组数据意味着,如果按照2007年的销售速度,即使不再新增房源,消化目前的市场存量,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而2008年1~9月共消化商品住宅大概2.29万套,如果按照1~9月的销售速度,存量房源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

    “好在现在买房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改变,不用匆忙下单了。”家住杭州翠苑的李先生想买一套给儿子结婚用,“但总觉得现在买不划算。反正又不像以前,怕买不到房子。”他说,在当前楼市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还是看看再说吧。

    在房博会期间,由“住在杭州网”发起的一份调查人数超过2000人的结果显示,有62.77%的人选择认为“‘24条’不能让杭州楼市转热”;65.33%的人认为“不能出手,动荡才刚开始,价格还要下跌”;认为“可以出手,杭州的楼市很特殊,现在的价格已经合理了”,只占9.23%,不足一成。

    本报杭州10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