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

父亲的胆识

■吴兴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7    [打印] [关闭]
    父亲是个胆子很小的农民,这是我少时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初,穷乡僻壤里的小山村吹进了改革的春风。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父亲对上级要求把当时为集体所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分到一家一户感到很惧怕。他既不想分田地,又不敢违背上级精神。

    六神无主的父亲向在县里当了十多年干部的老同学讨教,老同学劝导他说:“叫你分田分地嘛,你就老老实实地分了就是嘛。我看你不是胆子小,是胆子太大了。”老同学的批评并没有让父亲醍醐灌顶。思前想后了一个多月后,在上级三番五次的催促下,直到要追究责任时,在兄弟大队热火朝天的“分”围中,父亲才十分不情愿地安排了全大队的包干到户工作。

    包干到户,使包括父亲在内的乡亲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这出乎父亲的意料,但他仍然诚惶诚恐。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堆得似小山一般的粮食,看到一些乡亲把余粮换为“大团结”风风光光时,父亲才渐渐打消了顾虑,胆子也稍微大了起来,于是,卖粮攒钱的队伍中也就有了父亲的身影。

    细细品味包干到户带来的“实惠”,读了党中央、国务院一个又一个关于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文件,父亲的胆子大起来了。1985年,他带头承包当时全乡唯一的铁矿,一个个身强力壮的乡亲跟着他开山采矿,走上了“无工不富”的道路。从这以后,村里几乎家家都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一些人家还买了拖拉机、大汽车,父亲也因此而多次被乡里、县里树为典型。

    当乡亲们因采矿而鼓起了钱包后,父亲的思想中竟又多了份“科学开采”和“环境保护”的概念。1992年夏天,他找到乡长说:“这矿我们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开采了。”乡长一楞,以为父亲是“钱多了烧手”,便惊奇地问他:“为啥?”

    父亲回答说:“为啥?你没看到我们现在采矿的方法原始落后,浪费很大吗?你没见到矿渣倒入江中,水都不清了?我想,今后,乡里应统一规划,减少损失,减轻污染……”父亲和乡长的对话,传到我耳朵里时,我很吃惊。父亲从胆小怕事到投身改革我都理解,但他如今能想到资源的合理科学开发,我感到非常突然。乡上最后还是采纳了父亲的建议,把铁矿承包给了一个机械化采矿程度较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私营企业主,还与承包者签订了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书。据说,此后,乡里的矿山采矿率和综合利用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青山绿水再现勃勃生机。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走在家乡宽敞洁净的大街上,在外拼打了多年的小弟看着脚下的地砖,向父亲发问:“这些砖是不是您厂里生产的?”父亲微笑着点点头,感慨地说:“想不到,真想不到。老都老了,我这个老农民还能火一把。”正在读初中的大孙子接过话:“爷爷,爷爷,您这叫与时俱进,跟上了时代潮流。”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