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高价米"的年代
■王建成
每次回家吃饭,年逾八十的老父亲总是在一旁不住地念叨:“孩子,多吃点,饭要吃饱!”虽然那靠买“高价米”过日子的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已过去了30年,但每次饭桌上吃饭,父亲还是习惯说这句话。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品供应限量。别的东西可以不用,粮食却每天必须吃。当时我家除父母外,我们姐弟三人都是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每个人的粮食定量每月只有18~23斤。那个年代物质又十分匮乏,也没有什么副食品,就是炒菜的食油每人每月供应才二三两。肚里没油,饭量就更大,而那每月的定量粮食只够吃半个月,另外那半个月就得靠买“高价米”维持。
当时每家的情形也许都差不多,粮食都是不够吃,都要上黑市买“高价米”。当时国家供应的粮食便宜,每斤仅一角四分,而黑市上的“高价米”却要五六角钱,最高达八角钱一斤。父亲当时每月70多元工资,一家五口人生活,除日常开支外,每月用于买“高价米”就达四五十元,日子过得很拮据。母亲常常会说:“我们家的工资都填了肚子!”每月的“高价米”是那个年代我父母最头疼的一件事。
到了70年代末,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又放开了粮食市场,粮食到处都可以买到,父亲再也不要为每月的”高价米“发愁。
“高价米”作为一个历史产物,成了那个年代的印记和符号,也永远成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