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面的我游离在父母视野之外
每个人都有A面和B面,孩子也一样——明明是同一个孩子,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却没有丝毫共通之处,就好像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在学校里总是帮老师做事的好干部,在爹妈面前可能是个连袜子都不洗的懒孩子;在家中经常对着爷爷奶奶发号施令的小皇帝,在宿舍里却是个从来都不敢大声出气的受气包……
其实,在不同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
静柔(27岁):有朝一日我也成了“淑女代表”
想当年,老爸老妈给我起这样一个“琼瑶式”的美女名,估计也寄托了对我这个宝贝女儿的无限美好想象。很可惜,我的个性实在是与“静”、“柔”这两个字丁点儿都不沾边。一般人能想到的“皮”,像什么上树抓鸟、下河摸鱼之类的小事,在我这里都不值一提。10岁的时候,我就跟着一帮大男孩到公路边上的草丛里抓蛇,然后去了皮、烤熟,撒上盐和辣椒吃掉!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在老师眼中都算不上“好学生”——当然,不是由于成绩不好,而是因为我实在太调皮了,给很多老师都惹了不少麻烦。特别是看漫画,自己上课偷看不说,还经常搞得左邻右舍都不安宁。讲台上老师一转过身去写板书,我们就嗖嗖地交换漫画书。有时遇上技术不高的,噼里啪啦,画册啦、卡片啦掉了一地。
当时,我妈成天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要是我们家静柔,能像她们班上×××一半儿那样稳当就好了!”噢,顺便说一句,×××是我小学六年的同学兼班长兼少先队大队长。我与她之间的悬殊差异,简直不是天壤之别四个字可以比拟的。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终于在我光荣地升入重点中学、开始住校生活的那一天起,正式成为“半个历史”——在家中,以及在原来的同学面前,我还继续维护着混世魔王的形象,而在学校,我却彻彻底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静柔姑娘”。
现在回忆起来,自己那个时候可真够“虚伪”!不仅是课堂上,就连在宿舍、在学生餐厅、在小花园,我都像上世纪30年代的妇女遵从“三从四德”一样,虔诚地按照心目中的“淑女”形象为人处事——轻声慢语地说话,一步一挪地走路,连在书皮上的贴画都一律从圣斗士改成了美少女战士。
我还曾经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描绘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形象——一个温柔善良的幼儿园老师。那时候我坚信,真正的“淑女”,就应该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小孩子的,虽然我自己从来没有单独和小孩子待过15分钟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以后,我如愿以偿地稳稳坐上了高一2班“淑女代言”的头号交椅。不过,这个名头可不是我自己封的,而是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上特意指出的。我记得那次,这个还差两年就要退休的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女孩子就应该有个女孩子的样子,疯疯癫癫的不成体统,看看咱们班的静柔同学,就是身为一个女孩子的好榜样……嗨,那神情、那语态,简直就跟我小学班主任赞扬×××时一模一样。
不过,我的淑女形象也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到了高二下学期,我就懒得扮演白雪公主了。一方面,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没那么多额外的精力监督自己注意言行;另一方面,也是越来越感到自己这样费劲努力表现,也没什么得到什么好处,除了有几个别的班的男生偶尔会多看我几眼之外,本班的男生女生,都没有因此就跟我近乎一些,反而有点儿“高处不胜寒”的意味。所以,等到高三的时候,换了班主任,我的野性也就再一次暴露无遗了!
长明(22岁):妈妈永远无法想象我也会打架
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不习惯,我就没有。我从第一天起就挺开心,觉得总算是离开了家,可以自己管自己了,舒服、自在,真的挺好。当然,家里有家里的方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学校也不赖,食堂、水房、自习室,除了洗澡时人多一些之外,其他的都挺方便的。而且,对我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校里没有妈妈。
我妈是那种有点儿烦的好妈妈。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回到家,她还要照顾我和爸爸的生活起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全都是一个人包下,从来不用我们插手。就算我想主动扫扫地,她也会一边拽过笤帚,一边说:“算了算了,放那儿吧!你扫了也不干净,一会儿我还得再扫一遍!”
我妈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关心我了,而且还很唠叨。从上小学开始,每天从学校回到家,妈妈就会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问个没完。小时候我还会特别认真地一个接一个回答她,后来慢慢长大了,大概就是四五年级以后,我就懒得跟她细说了,经常是“嗯”、“好”、“行”之类的糊弄一下就完了。
其实不是我不想好好回答,而是因为我发现,其实妈妈根本听不进去我在说什么,她所有的提问,不过都是在给后面的话题做一个小小的铺垫,重点一律在下文。比如,一年级的时候,她每天都要问我:“今天听老师话了吗?”可还没等我来得及把“听”了老师什么话讲完,她就会滔滔不绝地教育我:“嗯,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然……”
再比如,五年级的时候,她多次很客气地问我:“你们班上有没有男生女生特别要好啊?”当然,我已经知道接下来她一定会说什么“早恋影响学习成绩”之类的话,就干脆回答“不知道”三个字。
所以,在我妈眼里,我就是一个不爱说话,每天回家只知道闷头读书的愣小子。可是,她根本不知道,学校里的我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幸运的是,由于我们的中学离家很远,学生人数又特别多,所以,只要功课上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老师轻易是不会跟家长沟通学习之外的事情的。所以,一直到高中毕业,妈妈都不知道我在那六年里都做过哪些“丰功伟绩”。
住校的日子里,我当体育委员、当班长,还参与了很多妈妈认为“有用”或者“没用”的事情,反正都是先斩后奏,而且是能不奏就不奏。跟我称兄道弟的同学很多,和他们在一起,我的话是不多,但也绝对不算少。
整个中学阶段,我自我评价做过两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第一件是组织班上的男生成立了一支足球队,还鼓动大家每个人挤出32元钱,定制了14件皇马队的球服。打那儿以后,每次我们足球队一亮相,操场边的女生都一定会多看好几眼;另一件就是,终于和总在球场上耍赖的邻校高三队打了一场群架,虽然两边都挂了彩,但没人通知学校——那个时候,我们都相信,男生的事情,不需要那些指手画脚的大人来处理。
不是恶意隐瞒而是独立探索第一步
其实,就算不像上文中两个主人公具有那样鲜明的“两面性”,有谁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瞒着父母,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我们逃开父母的监控,去尝试在他们看来可能“罪大恶极”的旱冰、KTV、歌厅,或者只是偷偷记日记和收集明星画片,不过是我们试图去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在十五六岁的年纪,从表面上看,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孩子们的心理,虽然实际上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大”,但也的确常常没有家长们认为的“那么小”。
用发展心理学的眼光来看,青春期的学生进入了“自我同一性”的探寻阶段。类似“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之类的哲学命题,开始第一次出现在他们年轻的头脑里。他们不再满足之前家长给定的某种人生路线,开始要求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为的是最终通过一系列自我探索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看到有的青春期的孩子会留着怪发型,穿超级肥大的衣裤。用不着担心,他们只是在尝试,尤其是在我国长期强调一致化的教育背景下,他们只是想试一试不一样的生活——实际上,很少有人会真的把那一身行头保持到20岁。何况,如果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他们五颜六色的头发一般都是用一次性染发剂涂成的,在回家之前就会自己清理干净。
已有的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这种自我探索对于成年之后的身心健康都极为重要。通常,有探索过程并确认方向的青少年,到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事业成就也较高;有探索过程但没有最终确立人生方式的青少年,他们的探索过程甚至会持续一生,可能会不断地更换生活状态,较多从事艺术类工作。
另外,对于那些对孩子的“意外表现”深感担心的家长,都应该注意以下这个研究结论——那些从来没有进行过自我探索,但确认了人生路线的青少年,在成年之后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而且事业上的成就也较低。由于从小就被抹杀了探索的天性,只能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线上学、毕业、就业甚至选择婚姻伴侣,这些人在心理上始终还是一个依附在父母身边的宝宝,对自己的独立心彻底丧失信心。
爱与分离都是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做父母的哪一天突然发现家中的宝贝儿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另一面”,最好的反应应该就是“不做反应”。通常,这种突变多发生在某种新阶段的开始,比如升入初中、高中,或者换了班主任。这是因为,这些新的开始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能量,去做新的尝试。
静柔之所以在高中阶段扮作淑女,不过是在尝试她一直好奇甚至有点儿向往的公主生活。但青春期特有的敏感使她不好意思在家中开始这种尝试。如果她的父母再因此给予她鼓励和赞美,反而会让她感到十分不好意思,甚至有一点儿屈服于“大人们”的期望的意味。而在这个年纪,“听大人话”已经算不上什么优点了,至少在青少年的伙伴关系中,大家都是喜欢炫耀自己的“不听话”的。
而长明则是另一类“两面人”的代表。如果说静柔在学校的表现多少有些“小秘密”的味道,那么长明的做法则有更多逃离的意义。在他看来,妈妈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他在家中根本无法抗衡,只有在学校里,他那些超出妈妈接受程度的部分自我,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他才会有选择性地对母亲的问题回答或不回答,在心理上回避与母亲的沟通。
其实青春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不过是他们自然而然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真正会感到压力的,应该是必须调整父母状态的家长们。父母需要逐渐正视一个事实——自己的孩子已经一点一点长大,不再是那个事事需要他们指导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小娃娃。为此,家长必须学会忍受“分离之焦虑”,陪伴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离自己的、独立的成年人。因为爱与分离,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原动力。
如果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就像长明的母亲那样听不到孩子的心声,只能借由宝贵的家长会来了解一二,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然面对,不强求、不强迫。因为任何关系中的问题都是双方的责任,孩子不肯说,估计也是因为家长不会听。沟通的重点在于态度而不是形式,不是每天规定孩子和你通个电话就叫做有效沟通。
学会尊重和倾听,是促进沟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