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的中国经济并非一枝独秀
95岁高龄的杜润生一再说“有两个重大问题我放心不下”,他期待着农民取得完全的“国民待遇”,期待着农民有权利建立农民协会,真正拥有自己的代言人;93岁的于光远期盼着中国不但要过“市场关”,也要过“民主关”;王珏对改革处于胶着状态忧心忡忡,呼吁“继续解放思想”;吴敬琏则大声疾呼“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走上坦途”;厉以宁说:“改革不能走回头路,改革走到今天也不可能走回头路。”作为今天中国经济学界中坚力量的周其仁、樊纲等人也在为继续推进改革而奔走呼吁。
中国需要“继续改革”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经济学家都提到了“中国要继续改革,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周其仁说,现在是“改革与腐败赛跑”,如果不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改革的进展不能遏止腐败的蔓延,“腐败不但可能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将瓦解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成为终结改革的致命杀手”。
周其仁的话令人警醒。
三十年过来,中国确实富裕起来了,“中国崛起”甚至也成为公开讨论的热门话题。现在,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而且在欧洲国家蔓延。可是,国内一些人却幸灾乐祸,认为西方终于要垮掉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到了我们中国“崛起”的时候了!此前就有人撰文称,中国已经建成了可以与西方民主制度相媲美的民主政治。既然经济上“风景这边独好”,政治体制优越于人,还谈何改革?面对这些泛滥的乐观主义情绪,经济学家们却在忧思和预警——
比起艰难曲折来,可笑的自满和盲目的乐观更容易中止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民主意识的充分觉醒,以及党政官员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使得推进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如果不能适时地推进改革,导致政治改革步骤与经济改革、社会发展进程相脱节,或者政治改革措施不能有效地解决旧体制、旧机制的弊端,那么改革就可能前功尽弃,三十年改革成果毁于一旦—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曾经对经济学家们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感到不解,但是在重新阅读吴敬琏的访谈时,我猛然醒悟。他说:“好几代中国人为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中国而努力奋斗过,然而屡屡遭遇挫折,未来的道路也不会平坦。由于我国缺乏宪政、民主、法治的传统和文化积淀的历史惯性,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势必遇到种种障碍和阻力。然而,推进改革、防止倒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在这样的问题上,容不得有半点犹疑。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走上坦途。”
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中国,不单是过去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包括经济学家们在内的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正是这样的梦想,让经济学家们不局促于斗室,而是走出书斋,放眼现实,怀拳拳赤子之心,大声疾呼。
房地产折射复杂背影
目前,虽然中国改革本身的要求迫切,但是却“有些改不动了”,一些领域的改革甚至停滞很长时间。
为什么改革的动力衰退了?因为中国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它们喜欢目前的“中间状态”:经济改革放开了手脚,可以充分牟利;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民众没有充分的权利,政府监管缺位,既得利益者可以牟取利益最大化。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就典型地折射出既得利益集团的身影。一两年前,房价直线上升时,民众被告知这是市场之手,是供求关系,所以政府不能干预。涨到极限后,人们开始持币观望,房价也开始回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一些人不断惊呼“房地产行业冬天的来临”。这种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妄言。例如,北京的房价下降幅度非常低,房地产市场泡沫非常大,暴利程度非常高,远未见底。然而,正当民众期盼房价继续萎缩、泡沫破裂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不是下力气培育出房地产本身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不是去遏制这个行业的暴利,却对房价进行救市行动,还美其名曰“为自由市场纠偏”!这不分明是保护房地产商的利益吗?地方政府为什么偏偏要维护房地产商的暴利而漠视公众的利益?大家都清楚:能在中国做房地产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因为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特别是在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催生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不但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一路高涨,而且可以左右地方政府的决策,让地方政府为他们服务,而置广大民众的利益于不顾!
1993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第一次回国,和一位在体制内做事的朋友聊天时,这位朋友讲:“你出国快10年了,回来以后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可能要换一副眼镜了。你出国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大的争论多是和意识形态相关,现在不同了,大家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实际利益在哪儿,所以现在的矛盾都是不同的特殊利益集团在搏斗。”15年过去,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壮大,他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相对最大化。
中国的“神武景气”何时到来
丁学良在一篇文章里感慨道:“今天中国的普通公民,哪怕对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再不满,也没有办法对付。而特殊利益集团绑架公共政策特别是国家的发展政策后所造成的负面结果,却是要全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去买单。利益的大头是他们承包,而代价的大头却主要是普通民众承包。”
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唯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让民众参与,才能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改革的成果才能让所有人分享。
1974年,临终前的顾准在病榻上送吴敬琏四个字“待机守时”,因为他相信中国的“神武景气”终究是会到来的。所谓的“神武景气”,是指日本在战后民主改革基础上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
时光荏苒,顾准去世34年了,中国改革也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中国的“神武景气”到来了吗?
《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
马国川著
2008年10月
三联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