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抛弃了小众书店
读者对于季风的喜爱,已经超越了对一家书店的钟爱,超过1500人在网上发起“一起捍卫季风书店”活动,很多网友的留言令人感动,比如“搭地铁时路过陕西南路站会因为季风而默默微笑”、“出差的时候,这个城市唯一令人想念的就是季风”、“季风关了,上海就直接沦为三流城市了”。只是,感动之余也不禁产生这样的想法,网友究竟是为一家书店的生存问题担忧,还是为自己的人文情怀遭到商业侵袭后产生本能的抗议?
城市里,有两种店面会让人的脚步慢下来,一是书店,二是咖啡店。也只有这两种店面,会让人在经过的时候,心头浮起一种奇异而美妙的感觉——它们是嘈杂城市的反面,充满诗意和宁静。不过,与咖啡馆越开越多相比,书店却越开越少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小众书店都难逃被抛弃的命运。首先抛弃小众书店的,是无处不在的商业利益。陕西南路地铁站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季风书园十年前与地铁物业签订的租赁合同,很难再继续用原价维持下去了,哪怕物业愿意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恐怕其他商家也虎视眈眈地盯住了这块地盘,在重金的诱惑下,谁能要求一家企业丢掉自己的利益为另一家企业做贡献?
复旦旁边的“左岸”关闭,杭州的江郎书店和三联书店倒闭,“枫林晚”在去年撤出闹市区;成都的“卡夫卡”书店倒闭……我们常将这些书店关闭的最直接原因,归罪于租金不断上涨,但租金绝不是小众书店唯一的夺命剑。从大的文化环境看,文化产业普遍受到冲击:报纸受纸张涨价压力不得不以牺牲发行量为代价而提价,杂志发行量在持续下滑,传统图书出版种类更多地集中在了那些没有多少营养价值但却畅销的图书身上……作为本来就边缘的小众书店,受到冲击不是天降横祸,而是在所难免。此外,人文类图书读者群萎缩、公众阅读趣味转向网络、纸质图书阅读率持续下降、人文图书定价偏高、网络书店打折销售冲击等诸多原因,更使小众书店的生存雪上加霜。
季风书店面临的租金压力,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小众书店有必要非得开在闹市区么?在北京的SOHO现代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一家名为光合作用的书店,每次我经过那里都会进去呆一会儿。每次去最大的感触便是,不知道下次来的时候,它还在不在,因为这里闲逛的人有很多,貌似生意良好,但真正买书的却寥寥无几。它在高档餐馆、咖啡店、时装店的包围下,显得和周边的环境如此格格不入。也许用不了多久,它也会像其他人文书店那样,另寻栖身之地。
诚然,在城市繁华地带容易成为文化地标,客流量也会较大,但以付出昂贵租金为代价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真正的爱书人,他们在意书店的环境会比书店的位置要重要得多。比如,在距离光合作用书店不远处的单向街书店万达店,开在了临街的地下室,而地上,则是很有味道的咖啡馆,环境宽敞、明亮、安静,舒适度很高,很适宜在这里选书、看书、聚会和休息。这个书店,让我看到人文书店的一点希望。
多元经营,或许是小众书店的唯一出路。首先,这些小众书店可搬离闹市区,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扩大这些书店一直比较局促的营业面积。然后在如何提供更多服务上下功夫,比如书店和咖啡店混开,比如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一些文化活动和艺术沙龙在此举行,比如拓展一下经营范围让书店兼具画廊功能……不要担心多元经营会影响到书店的纯粹性,事实上只要在细节多下点功夫,顾客自然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人文气息,继而喜欢和依赖上小众书店。
每当一家人文书店面临关闭,它的创办者包括拥趸们,都会发出“救救人文书店”的呼吁,只是,这样的呼吁在浮躁的社会,很难引起大面积的关注和共鸣。小众书店不会消失,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抛弃了小众书店的,是这个时代,是社会和公众已经不再需要小众书店,人们的注意力被娱乐所吸引,对于感官刺激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于精神升华的追求。小众书店真的成为了极少数人的精神家园,即便这极少数人群,在生存压力下,恐怕更多时候也仅限于在内心关怀一下,而无暇顾及如何用行动给这片精神家园浇灌。没了读者热情的滋养,小众书店的被冷落,是它唯一的命运。